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电视剧《乔家大院》反映晋商文化的显著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晋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晋商渐趋衰落...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电视剧《乔家大院》反映晋商文化的显著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晋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晋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晋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结合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需较好理解题意,材料“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说明晋商的“贾儒结合”还是旧式的商业与权贵(以儒家思想为统治基础)的结合,从而在乾隆、嘉庆时期达到极盛,而到了清末明初,封建统治趋于崩溃,依存其上的晋商趋于衰落,也说明晋商并不适应近代经济的发展要求。本题ABC三项“近代”经济不符合晋商的特点,选D项。
点评: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来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按不同的标准本质可划分成不同的方面;本质经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关。而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
核心考点
试题【电视剧《乔家大院》反映晋商文化的显著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晋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晋商渐趋衰落】;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共11分)

(1)以字母A虚线标注的陆上交通线,历史上称之为___   ,它开始于__    朝。(2分)
(2)以字母B实线标注的海上交通线,宋时起点是______(1分);导致该条商路兴盛的主要原因有:                       (2分)
(3)概述开辟C线的主观动因(2分)客观评价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此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与繁荣B.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戏曲的成熟与突破D.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政策B.“草市”发展得到政府的扶持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海禁政策D.唐宋时期商业都会大量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绘制于唐朝初期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漫漫征途的情景。有人认为:“严格说来,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因为他最初的目的仅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其认识历史的视角是(   )
A.动机与效果B.目的与手段C.背景与影响D.原因与结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清代两个不同时期国家税收的项目及总额。丁项应属于哪种收入?(   )
 
乾隆18年(1753)
光绪34年(1908)
甲、土地税
48,057,000两
102,480,000两
乙、盐课
5,561,000两
30,000,000两
丙、国内关税
4,325,000两
900,000两
丁、□□□
0
32,902,000两
 
A.免役钱          B.工商税          C.丁口税        D.海关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