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就...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
D.说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答案
D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就】;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小农生产最基本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石器锄耕   D.个体经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诗中有不少反映商业发展的素材。例如张籍的《贾客乐》描绘“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的《庄居野行》描绘“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皆去作商贾。”出现这些诗句的原因是
A.唐诗的题材包括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B.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繁荣
C.商品经济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D.统治者对商业的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反顾昨天,华夏民族历史一脉相承,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 
A.优越的地理环境B.稳定的小农经济
C.强大的中央集权D.繁荣的传统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数2/3,……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74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2/3强。唐后期(757—907年唐亡)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竞占49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20项下降为7项。
——据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
材料二 唐时淮北(今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一部分)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北宋时更是成为首善之区,东京物流主要依赖汴河——淮水联运,推动了本地区水运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这些景象从南宋之后便不复存在。宋、金、元的争战几乎以此地区为前线,而黄河决口改道泛滥更是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文和地貌等自然生态环境,淮河河床抬高,导致淮河流域十年九灾(旱、涝、蝗)。此外,连年的农民起义很少不发源于淮北地区。
——摘编自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水利建设有哪些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历史上淮北地区逐渐由盛转衰的原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0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民族,但是洪涝灾害和干旱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农业,水利是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
材料一 (关中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这片沃土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在秦汉时,那里可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这才是秦汉、隋唐得以立国的关中!
材料二 郑国渠就是引泾灌溉工程,由于泾河泥沙含量大,水流急,流域山洪频发,使得泾河上的水利工程极易损坏,再加上这一流域的水文地质变迁(如河流改道),使这一工程几乎代代都要重修(如汉武帝时期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北宋末年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不过此时的规模已经非常小了,只能灌溉良田7万亩,不足最盛时的四十分之一)。   
汉唐长安粮食供应,关中大约只能提供200万石左右,要依赖东南漕运四百万石。而造成关中生产能力不足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有多种:(1)长安纯消费人口的增加,如皇室及服务人口、京官京吏、京师驻军、参加选官和科举考试人员、商业和佛道等多种人口的增加。(2)关中农业生产力的不足,如为国家纳粮的耕地减少、关中水利田面积减少、关中为国家纳粮的农户减少等。(3)自然因素,则是前2—6世纪(汉武帝以后至北周),9—11世纪(唐德宗贞元至北宋前期),关中气候向冷***转变。所以,民歌所说郑白渠“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说法并不确切。
材料三 (宋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移到了江南地区,从而导致税赋重心移到了江南。关东地区距离江南很近,方便税赋运输。加上关中地区长期战乱,已经凋零,所以政治重心开始东移到关东地区,后来更是直接移到江南,政治重心再也没有回到关中。
——以上材料摘编自《纵横中文网 宋代关中衰落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的历史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关中地区水利事业衰落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10分)并分析其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