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卷...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卷八
材料二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窑址更是遍及全省各地。唐五代时期,浙江青瓷空前繁荣,越窑生产的精品被称为“秘色瓷”,被诗人誉为“千峰翠色”、“捩翠融青”、“嫩荷涵露”、“古镜破苔”,其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越窑日趋衰落,龙泉窑成为“民窑之巨擘”。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更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藏品。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三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 、“告缗”。“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 汉代晁错  
材料四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特征?(3分)简述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6分)
(3)材料三反映汉代对“贾人”实行什么政策,晁错的理由是什么?(5分)
(4)依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依据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④以个体农民私有制为唯一基础(3分,任意3点)
影响:小农经济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资料基本归农民所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4分,每点2分)
(2)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经营模式多元,产品种类繁多;精:工艺先进,产品精美;远:走向世界,影响深远。(每点2分,共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建议在“久”、“多”、“精”、“远”四个字上给分。)
(3)政策:抑商政策。(1分)
理由:商人不如农工辛苦,获利甚多,不利于对农业发展;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分)
(4)特点: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1分)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1分)原因: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以大国自居,施恩与藩属);(2分)秉承传统的对外友好政策。(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卷】;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32分)2010年10月31号上海世博会正式闭幕。古代以来,上海所在的江南地区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次次辉煌与挫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扬州之富庶,常甲天下,时称“扬一益二”,京师粮食仰之江南,十之五六。随着江南开发加速,耕地面积也大幅增加,特别是圩田发展更为普遍。诗人杨万里、韩元吉等都曾作诗赞美圩田:“圩田岁岁续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但唐末也有人指出:“害大利小者,其以湖为田之谓欤。”直斥其弊。顾炎武亦说:“宋政和以后围湖占江,而东南水利亦塞。”
——《扬州,唐朝的大上海》叶兆言
材料二 过去的工业化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再不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那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所抵消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200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
(1)从材料一可见,与魏晋南北朝相比,隋唐时期中国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6分)怎样看待这一经济格局变化过程中,江南圩田的发展?(8分)
(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过去的工业化实践”导致了哪些主要问题?(4分)到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4分)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哪些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文献中常出现“关东”一词。秦汉时期的“关东”指函谷关(今陕西境内)以东地区,明清时期的“关东”则指山海关以东地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耕技术的推广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政治中心的迁移D.社会制度的变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社会的对外贸易,多带有政治性色彩。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思想观念保守     B.防御外来侵略,维护统治的需要
C.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D.交通不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大题共30分)
材料一 天子(对张禹)数加赏赐,前后数千万。禹为人谨厚,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价)。 
——《前汉书》卷八一《张禹传》
材料二 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彭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万历
材料三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段。”
材料四 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什么现象?(2 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4分)随着商人的加入,这一现象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产生什么消极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2分)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6分)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6分)
(4)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东西方冲突和碰撞的不断加剧,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下列有关古代水利事业的史实正确的是
①郑国渠和都江堰是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②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使黄泛地区的土地得以重新耕种  
③唐代对热心兴修水利的州县官员有明确的奖励制度,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④早期史书中把水利列为专篇,如《河渠书》、《沟洫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