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据此可知当时A.嘉峪关地区出现农耕经济B.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C.曲辕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D.已被迫废弃均田制度...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据此可知当时
A.嘉峪关地区出现农耕经济B.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
C.曲辕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D.已被迫废弃均田制度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分析归纳的能力,题干中图一是关于农业中的耕地,图二是关于农业经济中的播种,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甘肃嘉峪关的农耕经济的发展情况,A符合题意,而B不能准确全面的反映题干,C、D均无法从两幅图片中得出,故选A。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据此可知当时A.嘉峪关地区出现农耕经济B.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C.曲辕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D.已被迫废弃均田制度】;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齐民要术》记载,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比同时期的西欧高出很多。如此成就是因为当时我国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D.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汉时期103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74郡,以南有29郡;西晋时期162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86郡,以南有76郡。与这种变化相关的因素是
A.西晋的疆域比西汉疆域大B.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C.南方的经济地位超过北方D.政治中心由北向南转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千耦其耘B.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D.自给自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于是,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以上言论表明,班固认为财富分布不均的根源在于(  )
A.豪党之徒兼并土地B.社会风气过度奢靡
C.徭役负担过于繁重D.权力介入经济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魏以来各朝代统治者大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  )
A.小农经济是各朝代统治稳固的基础B.皇权与地主阶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
C.土地兼并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D.农民阶级和统治阶级有着共同利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