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 如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主父偃指出汉武帝时中央与地方间存在怎样的问题?(1分)这一问题在汉初是如何产生的?(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父偃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其效果。(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省的职能并说明隋唐时实行该制度的核心意图。(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哪两对矛盾?(2分)
答案
(1)问题: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1分)
产生: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汉初存在许多封国)(1分)
办法:推恩令。(1分)
效果:解除了王国对于中央集权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
(2)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3分)
意图:削弱相权,加强皇权(1分)
(3)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反映了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其历史原因在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再根据题干“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可知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发展为“推恩令”,再结合所学回答效果。
(2)结合所学,隋唐时期建立三省六部制,“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3)结合所学,材料一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材料二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管理体制,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六部在中书省之下B.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D.三省体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中国台湾学者认为:中国政治模式在近代之前是最“平民化”的,一方面它表现在至宋代基本上淘汰了世袭封建贵族阶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那些替皇权秩序服务的新( )
A.孝廉制度的实行B.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C.科举制度的实行D.文官体制开始建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代中央设三省。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者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统治者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官员地位,完善中央集权
B.扩大民主,让更多人参政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分散相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政府机构改革中要注意精兵简政,在这个问题上能给后人提供教训的朝代是
A.唐朝  B.隋朝C.宋朝  D.明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A.其弊端日益突出B.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