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  )
A.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B.保证了吏治清明
C.易为当权者所利用D.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答案
D
解析
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独尊,封驳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君主决策失误,但不能说避免君主决策失误,也不能说易为当权者所利用,故A、C项错误;封驳制是针对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而非吏治,故B项错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说明当时的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故D项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
朝 代
县 制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秦朝
郡县制
郡—县
二级制
汉代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
东汉末期:州—郡—县
二级制
三级制
A.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B.西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C.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刘邦建立汉朝后,命陆贾著述秦亡之理,以之为戒;又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汉律九章”。刘邦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  )
A.无为而治天下B.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C.稳定专制统治D.实践民贵君轻理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随着朝代的更迭,地方行政区划不断变化,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权力的不断调整。下列选项反映了中国古代地区行政区划变化的是(  )

①西周分封制     ②秦朝区划图   ③唐都长安城    ④元朝区划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科举考试自隋朝开皇年间创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历经1300多年。从下表中可推出的合理的结论是
唐代至清代状元地理分布表
地 区

五代
北宋
南宋





北方小计
40
6
28
 
6
14
5
11
10
南方小计
17
10
27
74
 
 
2
78
88
(注:南北方以淮河为界。按人数排列:北方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南方是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
①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是唐朝以后人才分布的基本特点  
②北方人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人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南宋是南北方人才分布出现根本性变化的转折时期  
④中国古代人才分布的变化与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基本吻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宜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C.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D.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