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谏官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谏官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谏官不仅弹勃不法,同时也对守法官吏施以保护,使官吏免遭不当罪的处罚。 维护官吏的相应权益,也是维护国家法纪的严肃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代之前的谏官隶属于宰相,多讽谏皇帝。北宋时期谏官的任免权收到皇帝手里,并赋予谏官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的权力。谏官由监督皇帝,变成了皇帝约束大臣的工具。
一整理自《中国古代监察史》
材料二清代前期,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根据“风闻”有密折奏事权力,这样皇帝对台谏官员在政治信息上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雍正帝时期京师廷臣的折奏数量大大降低,占折奏数量最大的是地方督抚,达到70%以上。这说明皇帝依靠奏折所获取政治信息的重点地方各省,而在以往能够把地方情形上报中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台谏官员。维新变法时期,光绪帝发布诏令,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评论时政。戊戌变法失败后有关此规定的诏令被废除。          
一整理自《清代的监察制度》和《维新变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谏官制度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监察体系的特点。(2分)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监察发展趋势及维新变法时期的新举措。(6分)
答案
(1)唐代之前,谏官隶属于丞相,功能主要是监督皇帝。宋朝以后,谏官被皇帝控制,功能主要是监督大臣。(4分)
(2)特点:皇帝赋予更多官员监察权力;地方官取代专职的台谏机构为皇帝提供了最多的全国政治信息;皇帝能更严密地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6分)
趋势:监察系统对皇帝的制约越来越小;皇帝通过监察系统对政府百官的控制越来越严密。(4分)
新举措:维新变法时期,改革派允许民众上书言事,评论时政;试图扩大民众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唐代之前的谏官隶属于宰相,多讽谏皇帝。北宋时期谏官的任免权收到皇帝手里,并赋予谏官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的权力。谏官由监督皇帝,变成了皇帝约束大臣的工具。”概括古代谏官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信息“清代前期,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根据风闻有密折奏事权力”“皇帝对台谏官员在政治信息上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 ,概括清代前期监察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雍正帝时期皇帝通过密折奏事制度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能更严密地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京师廷臣的折奏数量大大降低,占折奏数量最大的是地方督抚,达到70%以上。再根据材料信息“维新变法时期,光绪帝发布诏令,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评论时政”回答维新变法时期的新举措。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谏官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说明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经常开导臣下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促使唐太宗对此深刻感悟的史实是
A.唐太宗时众多贤臣进谏B.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
C.隋朝灭亡的教训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成为贤明君主B.笼络人才C.减少决策失误D.维护封建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

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瞎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 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灯,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             ——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6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利弊。(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