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
题目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1、文章最后一段的“增长点”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
答:你解读的是____句,
你的解读是:
①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的意图。
5、读了全文,请你再写出一句你学过的能体现“新思想”的文言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追求的最高境界(答“目标”“关键点”亦可)
2、(作家)只要有新的思想,(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3、A句,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写出了开采文章的新思想就象开采矿石一样,应该更深入思考,更精选淘沥,力求得到与众不同的精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开采文章新思想的方式。
   B句,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写出了作品中有了新思想就如同闪电般耀眼明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的新思想对读者产生的深刻影响。
   C句,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写出了文章的新思想如同生根发芽的种籽,最终能长成参天大树,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对读者产生的巨大作用。
4、B
5、示例:①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陋室铭》)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议论文《辩证看压力》,完成问题。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人民日报》2008年4月8日第7版)
1.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④段,请找出本段的分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成功也会成为包袱
  ①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曾经说过:“当鸟冀系上了黄金时,就再也飞不远了。”这句话形象地说明:暂时的成功有时会给人带来自满自大的消极后果。人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停止了不断进取的脚步。
  ②有史以来,人类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飞上月球,并由此产生了难以胜数的神话传说。因此,阿波罗登月飞行的成功无疑是划时代的壮举。可是,登月人埃德温·奥尔德林在获此殊荣之后,却精神崩溃了。
  ③埃德温·奥尔德林的悲剧,主要是由于他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所导致的。的确,登月飞行是人类宇航事业破天荒的壮举,但它绝不是人类宇航科学发展的终点,而仅仅是起点。退一步说,就人类登月活动的远景、就人类试图在月球建立生存的另一处基地这一点来说,埃德温·奥尔德林他们成功的尝试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把登月飞行的成功既看着一项突破,又看着一项事业的开端,就不会产生这样无所适从的结果。
  ④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际,如果只是沉溺于现状,很容易就会觉得生活乏味空虚,就像有人说诺贝尔奖对许多作家是“死亡之吻”。既然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许多人就被压得再难以创作。
  ⑤其实,暂时的成功只是对你目前成绩的一个肯定,它并不代表你的最终成就,真正伟大的人是绝对不会因此而停止进取的。
  ⑥不要让眼前的“成功”成为你前进的包袱,没有任何成功是永远的。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指出埃德温·奥尔德林悲剧的根源在于他“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那么,埃德温·奥尔德林认识上的局限表现在哪两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诺贝尔奖对于许多作家来说是“死亡之吻”?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信仰之光
周国平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
  ②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有一回,我到佛教胜地普陀山旅游。在山上一座大庙里,和尚们正为一个施主做法事,中间休息,一个小和尚走来与我攀谈。我问他:“做法事很累吧!”他随口答道:“是呵,挣钱真不容易。”一句话表明了他并不真信佛教,皈依佛门只是谋生的手段。在同一次旅程中,我还遇见另一个小和尚。当时,我正乘船航行。船舱里异常闷热,乘客们纷纷挤到舱内惟一的自来水管旁洗脸。他手拿毛巾,静静等候在一旁。终于轮到他了,又有一名乘客夺步上前,把他挤开。他面无愠色,退到旁边,礼貌地以手示意:“请,请。”我目睹了这一幕,心中肃然起敬,相信眼前这个身披青灰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后来,通过交谈,这一直觉得到了证实,我发现他谈吐不俗,对佛理和人生有很深的领悟。
  ③其实,真正有信仰不在于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和目标。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④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选自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版,有删改)
1.第②段是怎样证明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的?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划线句子写苏格拉底的信仰,文章用它来证明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你是怎么理解真诚的态度对确立信仰的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做人要有立体感
  ⑴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⑵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⑶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存在。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⑷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⑸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⑺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作者:湘竹选自《读者》2006年21期有删改)
1.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什么样的成就感令人仰望

  ①崂山脚下有个被称为“裸捐富豪”的农民王明殿,十几年来,他已捐出价值百万元以上的钱物,用于修路、植树、帮困济贫、资助沂蒙老区教育,而他一家三口却住着用13.2平方米集装箱改造的简易房。他经营着4家企业,但个人存款从没超过2万元,因为每当超过2万元,他就取出来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②有人不解他这样做的动力何来,他说:“我能让百十口子人有活干,凭自己的劳动挣饭吃,我还能帮助一些身处困境的人,让700多个学生安心读书,我觉得非常伟大,非常有价值,也非常快乐和幸福。”
  ③“觉得非常伟大”,让人有些意外,细想却让人信服。仰慕伟大,渴望得到承认,追求人生的成就感,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诉求。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能创出一番事业,能得到他人、社会的认可与肯定?王明殿也不例外。可如果单纯以个人财富的标准来衡量,王明殿是无论如何也难以与“伟大”沾边的。能够以自己的力量,给困难的人以帮助,甚至影响并改变了700多个孩子的人生走向,从这个角度来看,王明殿10余年来的善行,的确可以称得上一项伟大的事业,他也完全有理由为此而觉得伟大。
  ④“觉得非常有价值”,是让王明殿“把好事做到底”的理性判断和信念支撑。财富有价,爱心无价。王明殿的善行,消耗了他个人有形、有限的物质资产,回馈给社会的却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道德财富。这笔财富的价值,不仅在于给困境中的人以温暖,还让人们感受到了道德的光辉和善行的力量;不仅会在受助者的心中永远“保值”,还会在持续不断的爱心传递中得以放大、实现“增值”。
  ⑤12年前被王明殿资助过的一名学生,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沂蒙老家当了一名教师。如今,他也像王明殿当年帮他那样,资助了两名家境贫困的学生。而在他的带动下,青岛的市民多次发起募捐活动,为沂蒙老区及贵州边远山区的学校和贫困的学生捐资捐物,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
  ⑥“感到快乐和幸福”,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爱与奉献变成自觉、得以持久的重要原因。不惟王明殿,其实所有的爱心奉献者,都在默默的“给予”过程中,收获着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在一场慈善晚会上,有位屡屡向爱心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的企业家说:“拥有帮助别人的能力,这本身就值得庆幸和感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好这种能力,去获取更高层次的满足和快乐呢?”
  ⑦与高尚的成就感相伴的,必然是高尚的幸福感。“给永远比拿更愉快”,高尔基致他儿子信中的这句话,正道出了这种成就感、幸福感的源泉和真谛。
  ⑧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担得起“伟大”,也不是所有的事业有成者都能赢得尊敬的目光,而住在集装箱的“裸捐富豪”王明殿,以及其他无数爱心奉献者,他们所追求和拥有的成就感,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情地仰望。(文/王朝明/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月3日)
1.阅读全文,概括回答“什么样的成就感才是令人仰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分析文中第②-⑦段结构关系正确的一项(  )
A.②-③④⑤⑥-⑦ 即总—分—总
B.②③④⑤⑥⑦ 是并列关系
C.②与③④⑥是总分关系,⑤和⑦分别与④和⑥构成递进关系
3.结合文中第⑥自然段所阐述的道理,理解“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含义。
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进行探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及其周边发生特大地震之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谱写了“大爱无处不在”的一曲曲动人的壮歌。社会各界为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数额与日俱增:截至5月18日,60.23亿元;截至21日,160.09亿元……截至6月16日止,457.32亿元……
  【材料2】汶川相册有这样一张照片(如右图)。
  照片提示:只要有这只手在,蜡烛是永远不会被吹灭的。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