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 (每空1分,共6分)下面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的一套实验方案。其中实验步骤如下:请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每空1分,共6分)下面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的一套实验方案。其中实验步骤如下:

请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仪器:     、酒精灯、表面皿、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等。
(3)实验内容(完成下列表格中的未完成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生成浅黄色沉淀
Na2S+Cl2=2NaCl+S↓

     
2Na+2H2O=2NaOH+H2

剧烈反应,迅速产生无色气体
Mg+2HCl=MgCl2+H2

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2Al+6HCl=2AlCl3+3H2

开始时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4)实验结论:     
(5)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结论:     
答案
(每空2分,共6分)
(1)实验目的: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仪器:试管
(3)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有气体放出,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Mg+2H2O Mg(OH) 2+2H2
(4)实验结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减增强。
(5)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结论::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等,核电荷数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减增强。
解析
(1)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实验需要试管。
(3)①镁是活泼的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沸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镁,方程式为Mg+2H2O Mg(OH) 2+2H2↑。
③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所以实验现象是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有气体放出,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4)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结论应该是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减增强。
(5)由于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等,核电荷数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减增强,所以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核心考点
试题【(每空1分,共6分)下面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的一套实验方案。其中实验步骤如下:请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主要考察你对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从下列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从下列选出)。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5.9
25.9
25.9
29.2
3
26.4
26.2
26.3
29.8
②近似认为0.55 mol/L NaOH溶液和0.25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平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用另一支温度计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本题共12分)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丁烷裂解的实验流程。(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G后面装置与答题无关,省略铁架台等。)按下图连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①给D、G装置加热;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③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

(1)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写编号);
(2)简要说明排空气的方法和证明空气已排尽的方法               
(3)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4)假定丁烷按C4H10→C2H6+C2H4和C4H10→CH4+C3H6的方式完全裂解,当(E+F)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0.7g,G装置的质量减少了1.76g,则丁烷的裂解产物中,甲烷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假定流经D、G装置中的气体能完全反应)
若对E装置中的混合物再按以下流程实验:

(5)分离操作Ⅰ和Ⅱ的名称分别是:Ⅰ      Ⅱ     ,Na2SO3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6)D的结构简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的装置图,目的是验证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

①利用上图所示的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接____ _ ,        接____ __ ,             (填字母)
②写出装置I和II中的实验现象:
I中                         ;II中                          
③写出装置II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④由强到弱排序三者的酸性顺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烧碱样品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滴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的容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做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盐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红色刚好消失为止,且颜色不再变化,记下读数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字母):        →               → D →     
(2)操作E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3)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                 ,尖嘴部分应                       
(4)某学生实验时把锥形瓶用烧碱溶液润洗,使测定的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                                                             。 
(5)当用酸滴定碱时,下列操作中使测定结果(碱的浓度)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时,俯视读数   
B.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了10 ml蒸馏水再滴定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操作液润洗
D.酸式滴定管注入酸液后,尖嘴留有气泡,开始滴定
(6)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或得出不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用玻璃棒轻轻摩擦器壁。
促使晶体析出
B
将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再放入一定浓度的溶液中。
验证在浓硝酸中的钝化
C
在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用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置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得待测食醋溶液
主要是防止食醋的挥发而导致实验误差。
D
把两根碳棒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2~3分钟后,立即投入到冷水中,反复操作3~5次。
可以使碳棒表面变得粗糙多孔,便于吸收更多的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