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硫及其化合物 > 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证明SO2具有______(填代号)。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证明SO2具有______(填代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3)收集SO2气体可以选择的装置为______(填代号)。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收集装置的出气口需要连接一个盛有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
(1)分液漏斗  Cu+2H2SO4(浓)Cu SO4+SO2↑+2H2O(2)溶液退色    B
2H2S+ SO2=3S↓+2H2O  a (3)a  c    NaOH    
解析

试题分析:在烧瓶中发生反应: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Cu放在烧瓶中,浓硫酸通过分液漏斗加入。产生的SO2气体有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及酸性。用酸性KMnO4溶液验证其还原性,现象是紫色变浅或褪色,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5SO2+H2O=K2SO4+2MnSO4+2H2SO4 .用H2S的水溶液来验证其氧化性,现象是产生淡黄色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 SO2=3S↓+2H2O . SO2容易溶解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由于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选择装置a、c来收集。SO2是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所以在实验装置的最后安装一个尾气吸收装置,可以利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2气体的制备、收集、性质的验证及尾气处理等知识。
核心考点
试题【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主要考察你对硫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保险粉,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
作脱氯剂等。实验室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1)用图所示装置制取Na2S2O3,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如将分液漏斗中的H2SO4改成浓盐酸,则三颈烧瓶内除Na2S2O3生成外,还有     (填化学式)杂质生成。

(2)为测定所得保险粉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可用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3+I2=2NaI+Na2S4O6
①利用KIO3、KI和HCl可配制标准碘溶液。写出配制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Na2S2O3·5H2O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并滴加   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测量的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本实验对Na2S的纯度要求较高,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可将工业级的Na2S提纯。已知Na2S常温下微溶于酒精,加热时溶解度迅速增大,杂质不溶于酒精。提纯步骤依次为:

①将已称量好的工业Na2S放入圆底烧瓶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酒精和少量水;
②按图所示装配所需仪器,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水浴加热;
③待烧瓶中固体不再减少时,停止加热,将烧瓶取下;
④趁热过滤;
                                  
⑥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到Na2S·9H2O晶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SO2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被酸雨污染的农田及湖泊可洒石灰石粉末;减轻其危害
B.在溶液BaCl2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登清,滴入3%过氧化氢溶液有白色沉淀
C.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D.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品红溶液颜色恢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浓硫酸和铜反应并验证二氧化硫的性质。按如图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和放置药品。加热浓硫酸约1分钟后撤去酒精灯,将铜丝插入液面,反应一段时间后拔出。实验结束后会看到两个试管的液体底部均有少量的白色固体。下列对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或推断正确的是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左边试管出现的白色固体是由于浓硫酸的脱水性所致
C.从该实验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出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D.本实验体现了二氧化硫的酸性、漂白性和弱氧化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中溴水褪色
还原性:SO32—> Br
B
b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
SO32—和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C
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SO32—+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变红;
Ba2++SO32—→BaSO3↓(白),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
D
d中产生白色沉淀
­Na2SO3溶液已被氧化变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A.将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铜与浓硫酸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