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材料二据...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
材料二
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 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 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 80年代山丘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千克,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化肥五百千克左右。材料三
下图为淮河流域水系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600mm~1000mm之间:山地地区大,平原地区小。形成降水峰值的原因:M位于大别山地区,且靠近长江中下游,江淮准静止锋滞留的时间长;山地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多地形雨。
(2)对土壤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大量的土壤黏粒,造成土壤质地粗化,蓄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带走大量的有机质,土壤肥力下降;施用大量的化肥,土壤板结。对水文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舍沙量增大,大量的泥沙在中下游河湖中沉积,容易形成地上河和地上湖,河流泄洪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3)淮河流域上游为山区,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下游地势平缓(或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纵横。淮河南岸支流短小,北岸支流长且相对多。整体呈羽状水系。
核心考点
试题【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材料二据】;主要考察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保持水土最为有效的措施,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也很明显。下面四幅图(比例尺相同)中,植树造林方案效果最明显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十年来,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开展生态退耕活动。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④土地荒漠化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河床和水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1972年以来的20多年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试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形成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D.地壳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1)--(2)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