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
题目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
A.春小麦、高粱、玉米        
B.大豆、甜菜、棉花
C.冬小麦、油菜、柑橘        
D.春小麦、棉花、梨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  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⑤⑥⑦⑧
答案
1、C
2、C
3、B
核心考点
试题【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   】;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t(s),平均流量为Q(m3/s ),流域面积为A(km2),则径流深R (mm)由下式计算:R=Q△t/(1000A)。平均径流深则为径流深的多年平均值】1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 江西- 四川- 青海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回答1-3题

1.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           [     ]
A.四川盆地  
B.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C.东南丘陵  
D.准格尔盆地2.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于200毫米的地区位于我国   [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季风区       
D.半季风区3.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A.是梯级分界线,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径流量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需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读图,完成1—3题。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是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2.以下省区全部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
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3.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图”,回答1—2题。 

1.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C.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2.关于B地及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D.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4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题型:辽宁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