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2009年12月7~18日,192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2009年12月7~18日,192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商定新的协议。
材料二:中国近50年平均气温变化分布图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请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2分)
(2)说明近5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差异及成因。(2分)
(3)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为实现减排目标、走低碳之路献计献策。(3分)
答案
(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增高。(1分) 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能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加剧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1分)
(2)气温上升的幅度西北地区大于东部地区。(1分)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的影响较小,大陆性强,增温的幅度大。(1分)
(3)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1分)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1分)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1分)
解析
本题以哥本哈根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同时考查读图能力。第(1)题,主要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方面分析原因。燃烧矿物燃料可以排放出更多的温室气体,而毁林使森林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减弱,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第(2)题,考查读图能力,结合图例读图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注意题目要求的答题角度。可以从能源结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等角度进行回答。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2009年12月7~18日,192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主要考察你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该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CH4浓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B.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D.洋流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
A.全年平均气温高的区域
B.大气降水较多的区域
C.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区域
D.森林茂密的区域
小题2:这种资源近年来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B.全球气候变暖
C.臭氧空洞面积增大
D.酸雨危害加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当前世界破坏最严重、减少最快的森林是
A.亚寒带针叶林B.热带原始森林C.亚热带常绿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阅读“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B.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小题2:若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B.西亚C.北非D.中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B.酸雨危害C.风速加大D.降水变化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