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 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1—2题。 1.23°26′N的雪线高度比40°N高的原因可能是:①气温高②气温低③降水量大④降水量小 [     ]A.①④B.②...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1—2题。 

1.23°26′N的雪线高度比40°N高的原因可能是:
①气温高②气温低③降水量大④降水量小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     ]
A.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气温高
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D.赤道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答案
1、A
2、C
核心考点
试题【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1—2题。 1.23°26′N的雪线高度比40°N高的原因可能是:①气温高②气温低③降水量大④降水量小 [     ]A.①④B.②】;主要考察你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期叫无霜期。下图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1~3题。

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     ]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     ]
A.100<T<150
B.50<T<150
C.150<T<200
D.50<T<100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山为旅游名山,其海拔为1474米,有关该山地质构造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褶皱构造,块状山地 
B.断层构造,褶皱山脉
C.褶皱构造,褶皱山脉
D.断层构造,块状山地 2.甲山与乙地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B.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C.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D.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3月21日(春分日),当①地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半球仍处于3月20日
B.太阳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
C.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D.④地的区时为22:0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2是图1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1-2题。 

1.每年比拉姆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势
B.洋流
C.人类活动
D.太阳直射点移动 2.由比拉姆向北,随纬度逐渐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少雨期
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两个少雨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