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题小题1:该实验模拟的...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a碰撞挤压    b张裂作用   c生长边界    d消亡边界
A.acB.bc
C.adD.bd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的形成
B.日本地震的发展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实验中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由此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为张裂作用,板块边界为生长边界。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东非裂谷带的形成。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板块的边界类型,与部分典型地貌形态的成因。
【知识小结】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表基本面貌(重、难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上几乎完全是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地壳不稳定,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2.板块边界与地貌
(1)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2)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如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巨大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核心考点
试题【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题小题1:该实验模拟的】;主要考察你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按成因分类,与石英岩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花岗岩B.大理岩C.石英岩D.玄武岩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
是_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小题2:图中②表示的是(  )
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M、P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M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从地形上看,M处为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图中a、b、c、d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环节b为_______________,环节d为______________;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a、b、c、d各环节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循环;如图中森林被砍伐,则水循环各环节中水量增多的环节是_________(填字母)。(4分)
(3)①处岩石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地质作用)作用的结果;在图中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__________(岩石类型)岩石。(2分)
(4)N处是否适合建水库?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科学家在巴丹吉林沙漠西部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类型,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据分析,此处的花岗岩形成距今不到1亿年,在花岗岩体的外围出露的是距今5亿至4亿年的沉积岩地层。据此回答题。
小题1: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小题2: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A.沙丘B.火山锥C.冲积扇D.风蚀洼地
小题3: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