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 > 【弘扬民族精神】2012年8月,日本政府公然购买钓鱼岛。这一举动引起我们中国人民的强烈指责,引起两岸四地和世界华人愤慨,对于这次事件,中国大陆和港澳台都已有所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弘扬民族精神】2012年8月,日本政府公然购买钓鱼岛。这一举动引起我们中国人民的强烈指责,引起两岸四地和世界华人愤慨,对于这次事件,中国大陆和港澳台都已有所行动,掀起一场国人的“保钓”运动(保卫钓鱼岛),在“保钓”的背后,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显得尤为突出。身为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地,都应该要强烈的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维护的决心。
小题1:在“保钓”的背后,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哪些内容?(2分)
小题2:“两岸四地和世界华人愤慨”的爱国情感源自哪里?(1分)
【共建城市精神】
当下许多城市都在征集并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以架构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支撑。“厚德开泰 奋发图兴”阐释了泰兴精神,城市精神要真正走出“千城一面”,凸显丰富个性,并同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感受和期盼相契合,就必须找到城市精神的“根”。济川中学同学们呼吁,积极参与“寻找城市精神之根”活动,并为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出谋划策。
小题3:你认为“厚德开泰 奋发图兴”中所提到的“德”有哪些?请列举两例。(2分)
小题4:请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完成相关内容。
根在传统,打造城市精神必须:    ①                           。(1分)              
根在创新,打造城市精神必须:    ②                           。(1分)
【共建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
小题5:请你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并为校园文化建设设计两种活动形式。(3分)
答案

小题1: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团结统一(两个即可)
小题2:民族文化认同感
小题3:如:孝敬父母、勤劳勇敢等
小题4:根在传统,打造城市精神必须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根在创新,打造城市精神必须结合本地特点,与时俱进。(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5: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不仅要求理解民族精神及相关内容,更要求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努力践行新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试题【【弘扬民族精神】2012年8月,日本政府公然购买钓鱼岛。这一举动引起我们中国人民的强烈指责,引起两岸四地和世界华人愤慨,对于这次事件,中国大陆和港澳台都已有所行】;主要考察你对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突如其来的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可以震倒我们
的房屋,但震不垮我们的脊梁。”这一豪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8月7日夜,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这是我们国家的又一个灾难,又一个考验。全中国的人们都把爱心放在了灾区,捐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温总理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就说过多难兴邦,伟大的中华民族会变的更加强大。灾后的中国到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芒。
请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探究并回答问题。
(1)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折射出中华儿女怎样的民族精神?(2分)
(2)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意义?(2分)
(3)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打算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在扬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之际,恰逢我校建校10周年。学校发出“争做文明人,创建文明城”、“讲文明,树形象,迎校庆”的倡议,创建文明校园的系列活动正在进行。
现在,请你来参加: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要 “讲文明,树形象”“争做文明人”?(4分)
(2)校园电视台准备拍摄一组镜头,请提供相关信息。
①校园文明的行为(2分)
②校园不文明现象(2分)
(3)请为全校同学“讲文明,树形象,迎校庆”提两点具体建议。(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看到右侧漫画《我吐,我吐吐吐》中的不文明行为时,你的正确做法是
A.劝阻教育B.视而不见
C.讽刺漫骂D.直接处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勤劳勇敢 B.自强不息 
C.团结统一D.爱国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