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静悄悄的”、“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分别是什么描写?这样写的用意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写“瘦鸡妹妹”与“弟弟”的玩耍,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这句话透露出怎样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与上文哪几句相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把写“夹竹桃的花”与爸爸的去世联系起来,联结点是什么?简析这样联系起来写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虽幼不更事,但对爸爸的病情隐含着深重的担忧,为后文爸爸的死去做伏笔。
2.环境描写景物描写“静悄悄的”气氛反衬家中潜伏的危机;写“夹竹桃”暗示爸爸生命垂危。
3.反衬“我”大了。强调“我”肩上的担子沉重;用弟妹的安然无知反衬爸爸去世的沉重。
4.当“我”获悉爸爸去世的消息后,一下子感到人生责任落到自己的肩上,危机使“我”顿时成长起来。(意对即可)
5.“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作用:以花写人,前后呼应,使情节连贯,结构完整集中。(意对即可)
6.联结点是:夹竹桃是爸爸亲手种植、修剪的。作用是:以花写人,既烘托了爸爸的美好形象,又传达出我们对爸爸的美好感情,加强了文章浓郁的抒情气息,同时这种说法也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对父亲辞世的感受。(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春天到了,莎利文老师搀着我的手,穿过人们正在播种的田野。我们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在大自然中很自然地开始了我的启蒙课程的学习。我懂得了阳光和雨露能使植物生长,鸟儿会为自己筑巢,松鼠、鹿、狮子等动物会为自己觅食做窝。随着知识的增长,我感到周围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东西给我带来了兴奋和愉快。莎利文老师教我从森林中散发的芳香,从青草丛的叶片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她还向我描绘地球的形状。她从一开始就这样使我胸怀大自然,使得自然界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
  ②但是,也就在这时候,我体会到大自然对人并不总是善的、美的。早晨出门时天气很好,但很热。因为走的路程较长,我们坐在树阴下休息过两三次,最后一次是在离家不远的一棵果树下。果树给我们提供了一块凉爽的遮阴地。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容易地爬到树上去了。我一直往上爬,在树枝丛中找到一块能坐的地方。莎利文老师建议,我们就在树阴下吃午饭,叫我等她拿来午饭后,再从树上下来
  ③突然间天气起了变化,太阳一下子没有了。我知道天空已是乌云密布,因为我已感觉不到阳光照射的热量,还闻到一股从大地散发出来的奇异的味道,我意识到这是雷雨的预兆。离开了老师,我一个人高高地坐在树枝上,感到非常害怕,感到非常孤单。周围是无垠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坐在树枝上静静地等待着,我想只有等老师来,我才能从树上下来,否则别无办法。
  ④周围死一般地沉寂。树叶开始骚动,然后整个树都在颤抖。要不是我使劲地抓牢树枝的话,一阵强风早就把我从树上刮下来了。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一阵倾盆大雨把我周围的小树枝都打断了,我想从树上跳下来,但周围的恐怖气氛使我动弹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树上。我感到一阵轰鸣声,似乎有什么重物掉下来,我坐的树枝摇晃得更厉害了。我想树和我会一起倒下来。正巧这时,老师来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我从树上下来。我紧紧搂住老师,感到非常高兴,我的脚又重新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了。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大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
1.第③段中描写“我”的心态的句子是哪一句?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加粗的词语写出了我和老师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音乐市长
  市长是个音乐爱好者。在百忙的政务之暇,或在迢迢的旅途中,他总要偷闲听听音乐,欧洲各音乐大师的名曲他都能说出其中道道,尤喜莫扎特第4、39、41交响曲,还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
  一日,欧洲某国音乐大师率团来市演出,市长在花园宾馆会见了大师,宾主谈得十分投机,在陪同大师游览森林公园的时候,市长问大师如何才能取得高深的造诣。
  大师不答,反问:“你听到周围有什么声音?”市长认真倾听了一会说:“我听到喜鹊的鸣叫、蟋蟀的欢叫、蜜蜂的繁忙和风吹树叶沙沙地作响……”
  大师说:“不错,那是你能听到的,不过,作为一个音乐家还要学会倾听那些听不到的声音。”
  不久,市长回访了大师所在的那个城市,在大师的森林别墅中,大师问:“你现在能听到什么呢?”
  市长认真听了好一阵才说:“我听到了大地在阳光下复苏,鲜花在草地上缓缓开放,小草吸吮着露珠……”
  大师点了点头说:“好了,你有做市长和音乐家的素质,不过,你听到的还只是阳光下的一面……”
  市长点了点头。
  回国后,市长一心勤于政务,走访民间,惩治腐败,热心治理他的城市,解决下岗待业的问题。几年后,市民富裕,政绩赫赫。
  记者采访他时,他说:“学会倾听群众的声音,理解他们未表达出来的情感,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企业的困难,这要跟音乐家的耳朵一样灵敏,才有希望鼓舞民众的信心……”
  后来,人们就叫他“音乐市长”。
1.音乐大师说要学会倾听那些听不到的声音。你如何理解“倾听”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市长“听”到“大地在阳光下复苏……”这些原来听不到的声音时,为什么音乐大师说他“有做市长和音乐家的素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阳光下的一面……”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应理解为(    )
A.还应该听到阴天下的一面。
B.还应该听到雨天中的一面。
C.还应该听到风雨下的一面。
D.还应该听到黑夜下的一面。
4.市长回答记者的一番话是和音乐大师对他的几次启发互相呼应的,试把与下列各项相应的对话摘录出来。
(1)学会倾听群众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他们未表达出来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企业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又上桥头再看,却似人家住处一般,好个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胜,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欠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众猴随后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定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服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用“∥”将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每层的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是怎样刻画石猴进入瀑布泉的?这样的细节描写可看出石猴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写到石猴“打了两个呵欠”,是因为猴王突然有了睡意吗?如果不是,那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句话表明他受到众猴的爱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接连好几天,他发现它晚上老是在围墙石头边磨犄角,它浑身汗津津地卧在圈里头。
  夜里,他躲在圈口,刚到半夜,他看见它用犄角挑开挡在圈口的栅栏,走了出来,他悄悄地跟着它出了村,钻进了山沟,左拐右拐……
  猛地,他惊呆了,也吓坏了,浑身发抖,连声气也出不来……他看见从沟里边仰头窜出来一只土豹子,毛森森的身子,绿幽幽的眼睛,血盆似的大口,一股呛人的腥味儿……无须互通姓名,它们一照面就交上锋了。
  豹有豹术,牛有牛招。
  一个是扑、抓、咬,一个是顶、撞、踢。
  它们是敌手,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同怀一种坚定的意志,那就是必胜的信心,坚信自己一定会战胜对方,(      )在现在,(      )在将来,迟早有一天。
  豹的凶残狠毒,牛的倔强勇猛。
  凭着这些,它们顽强地拼搏着,真是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好一阵鏖战!直到残月西斜,曙色初露,才各自收住招法,一个走回山里,一个走出山外。
  他看了半宿,抖了半宿,尿了一裤子尿。
  苦思苦虑了一整天,他决定了。
  晚上,当磨犄角累了躺在圈里的时候,他偷偷把两把尖刀绑在它的犄角上。果然,在这天夜里,它把它的敌手置于死地了。
  第二天清晨,他在牛圈面前的碾盘上宰了那头土豹子,周围围了一大群人,人们一边听他眉飞色舞地演说,一边交口称赞着(它、他)——胜利者。
  当它看见他从自己的犄角解下那把尖刀的时候,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尔后,它久久地望着那披在轱辘上的血迹未干的豹皮。望着望着,它走了过去。
  它围着碾盘转了两圈,猛然,它一头撞在那披着豹皮的碾轱辘上,头骨碎裂,犄角折断,倒在了敌手的皮前面。
  这不幸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人们说,它是把豹皮当成土豹子才撞上去的,大家埋怨他不该粗心大意,把豹皮披在碾轱辘上。
1.第六段括号中填的一组词是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从下面四组词中各选出一个词,编成文章情节提纲。
(1)鏖战  观斗  拼搏  (        )
(2)施计  受辱  杀敌  (        )
(3)误撞  撞碾  惊叫  (        )
(4)遗恨  非难  遭怨  (        )
3.牛与豹交锋时,文中描写牛的勇猛,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句,大家的埋怨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德国人发现他逃走了。他们一边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一边向他开枪。子弹没有打中目标。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脱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②他刚跑进树林——悉意经营的、没什么灌木和杂树的法国树林——就听到周围都是追兵,互相吆喝着。他们分散开来,正在很有次序地进行搜索。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看来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他没有什么机会了。
  ③对,还有最后的一次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他拼命往回跑,避开一棵又一棵的树,离开树林,再次跑进田野。他跑过了棚屋,穿过院子,院子里还躺着那位被杀害的法国人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又一次来到这户农家,敲响了房门。那位法国女人很快打开了门。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她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直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④“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⑤“哦,当然啦。快!”
  ⑥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他在碗橱里躲了三天。法国农民的葬礼举行的时候,他是呆在那儿的。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
  ⑦德国人再没有来过这户农家。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所要对付的这种人民。也许,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智胜他们的美国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女人的勇气——她毫不犹豫地给了美国伞兵第二次机会。
1.第①段中的“目标”指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中的“有次序”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请体会句中“一秒来钟”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德国人再没有来过这户农家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