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剪不断的乡愁琼瑶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灵深处涌现,然后窜升到我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
题目
题型: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剪不断的乡愁
琼瑶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灵深处涌现,然后窜升到我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眶。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
  “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年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都给勾销了吗?”(A)
  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陆陆续续有人回乡探亲了!这居然成了事实!我太兴奋了,和鑫涛计划着,我们也该去大陆探亲了,鑫涛去红十字会办手续,回来说:“需要填三等亲的亲人名字和地址!”
  一时间,我们两个都弄不清“三等亲”包括哪些人,以及我们是否有这项“资格”。激动中,我冲口而出:“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和我们算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是亲,不只是‘人’呀!”(B)
  不过,我毕竟不需担扰,因为我和鑫涛分别都有舅舅和姨妈在大陆,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办好了探亲手续。拿到手续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奔流着长江。不只长江黄河,还耸立着五岳和长城!鑫涛见我如此兴奋,忍不住提醒我说:
  “听说大陆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象中那么方便,至于亲人,经过39年的隔阂,可能已经想见不相识,这些,你都考虑过吗?”
  考虑?我实在没有认真去考虑壶。我只觉得乡愁像一张大网,已把我牢牢地网住。而且,当行期越来越近,我的乡愁就越来越深。我总认为,乡愁对于游子,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是与生俱来的。(C)不过,有的人来得强烈,有的人比较淡然。我,大概生来就属于感情强烈的一型。连我的“乡愁”,也比别人多几分!
  计划回大陆行程时,鑫涛问我:“你要去哪些地方啊?第一站,是不是你的故乡湖南?”
  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是个颠沛流漓的时代,童年的足迹,曾跋涉过大陆许多的省份。如今,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竟不知那愁结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还是故宫北海?沉吟中,这才明白,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D)
  “可是,你没时间走遍大陆整片的土地啊!”鑫涛说,“我们排来排去,只能去40天!”
  将近40年的乡愁,却要40天来弥补。可能吗?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放弃许多地方。湖南,湖南的亲人多已离散,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对的,竟是故乡湖南,这才了解古人“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当我把这感觉告诉鑫涛时,他脱口而出地说:
  “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
  于是,我们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和结婚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的地方,那儿,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也是我小说中、故事中所熟读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有“京华烟云”!还有我……
  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
1.根据文中所写的时间推算,作者离开大陆赴台湾的时间大约是在:_____________。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反复强调“39年”“将近40年”是为了说明什么?(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倒数第2段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格,主要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琼瑶夫妇为何把行程首站定在北京?根据文中所述,概述其原因(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A)(B)(C)(D)里,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心声而又最确切的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7.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所写的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本文着力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B.作者用“乡愁”,而不用“乡思”、“乡恋”作标题,则更深切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的忧伤心情。
C.“剪不断”一词很形象,作者巧借李煜词句来表明离开祖国的“乡愁”是无法剪断的。
D.文中的“乍然”和“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都说明了作者对回乡探亲这件事压根儿就没有心理准备,激动的感情纯属意外产生的。
9.文章最后说,”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请你想象一下作者到北京后下飞机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948/1949 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前
2.乡愁/剪不断的乡愁
3.乡愁之多,之久、之深
4.增强气势,表达对北京的一往情深。
5.因为我和我的亲人都与北京有着非常密切关联。
6.D
7.得知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办妥探亲手续/计划去大陆行程。
8.D
9.“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剪不断的乡愁琼瑶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灵深处涌现,然后窜升到我四肢百脉,窜升到我的眼】;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父亲曾经是老师》,完成下列各题。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父亲曾经是老师
安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草是怎样一点点绿的
阅读《又临黄河岸》,完成下列各题。
题型:北京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又临黄河岸
高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子夜昙花

  ①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②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③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④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⑤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⑥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⑦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⑧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⑨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⑩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奥运会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给划线字注音
告天下(   )夜(   )
2、请你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忍俊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颓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说“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
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惊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第六段中划线句子“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写了恩师,而中间部分却写昙花,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阿妈,请你去看天

  今天是阿妈的六十诞辰,兄弟三人捧来了生日蛋糕、长寿面、长寿酒。
  兄弟三人长得人高马大,粗粗壮壮,像林中撒欢的马驹,周身迸发出用不完的力。
  兄弟三人温温顺顺地偎簇在阿妈的跟前,默默地望着她。他们多么希望,在属于阿妈最特别的日子里,阿妈能向他们提出世界上最刻薄的条件,最刻薄的要求。比如,摘下天上的星星,捞起水里的蛟龙)……他们不会让阿妈失望的,会满足阿妈提出的这一切的。他们有劲啊!他们会创造出奇迹的呵!
  阿妈什么也不说,只是不时地捏他们那高隆的肌肉,宽阔的背岸,还有那胳膊,那犹如屋前的棕榈树一般粗大的胳膊。
  “娃,抱着阿妈去看天吧!20年了,天也老了吗?……”
  兄弟三人心里一阵颤动,眼泪溢出眼眶。他们深知,自从阿爸过世后,阿妈是怎样把自己那鲜脆脆的思绪,鲜脆脆的身躯,强压成一张弓,让三个可怜巴巴的生命,射过风,射过雪,射过无数的日日夜夜,射向蓝莹莹的天……
  她却成了弓的永恒定格。她只能聆听鸟的鸣叫,而无力欣赏鸟的风姿……
  兄弟三人听了阿妈的话,用三双极有力极结实的手背,织成一个“摇篮”,把阿妈盛在其中,抬到天底下阳光最温暖的地方。
  他们轻轻地悠着“摇篮”,像小时候阿妈轻轻的悠着摇篮里他们一样……
  天好蓝,云好白,太阳的光格外绚丽。
  就这样,“摇篮”中,一个山里的老女人,在属于她的特别的日子里,看着天,渐渐地,渐渐地睡着了……
1、文中划线的两个“摇篮”意义相同吗?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弟三人心里一阵颤动,眼泪溢出眼眶。”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多么希望,在属于阿妈最特别的日子里,阿妈能向他们提出世界上最刻薄的条件,最刻薄的要求。”分析这句话表达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段,母亲怀着怎样的心情“渐渐地,渐渐地睡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