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世                    (2)未识书具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不能前时之闻                  
小题2:翻译以下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小题3:对于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因其与柳宗元、苏轼等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极高,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B.文章分幼年、少年、青年三个阶段介绍了方仲永的变化,强调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C.题目《伤仲永》中,“伤”的意思是哀伤、叹惜。通过方仲永的人生经历,作者主要是为了谴责那些不懂得培养子女的家长,告诫我们要重视人才。
D.方仲永年幼时天资聪慧,后来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在后天的学习中不努力,所以最终“泯然众人矣”。
小题4:是什么原因导致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 如果你是仲永,当你与父亲每天“环谒于邑人”的时候,你将对父亲说些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1)属于。(2)曾经。(3)完成。(4)相当(每题1分,共4分,)
小题1:(1)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或:是因为后天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每题2分,共4分)
小题1:B。(3分)
小题1: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仲永接受后天的教育。(2分)对父亲所说的话(2分)。答案略。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A中“唐宋八大家”是指在散文上的成就;C中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后天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D中“完全”有些太绝对。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对父亲所说的话,只要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1) 人问其(      )                (2)问(      )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兴尽而返”中的“而”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伯乐不常有B.启窗而观C.中峨冠而多髯者D.潭西南而望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处)(1分)
时戴在剡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小题5:“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11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认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鲁肃过浔阳(      )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
小题2:“结友而别”中的“而”与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中“而”的用法相同(     )(2分)
A.学而时习之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C.跪而拾之以归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小题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1分)
大 兄 何 见 事 之 晚 乎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黄鹤楼》)
小题5: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下边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B.朝服衣冠,镜(察看)
C.能刺寡人之过者(当面)D.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小题2:与例句中划线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燕、赵、韩、魏闻,皆朝于齐。
A.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B.暮寝而思
C.臣妾畏臣D.何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篇正面描写邹忌身材的魁梧,容貌的漂亮。邹忌确实是一个美男子。
B.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城北徐公还美,是发自内心的赞美。
C.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目的是劝说齐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D.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大治、强盛。
小题4: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0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
(二)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①,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②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③,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耳,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选自《史记》  )
注释:① “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 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②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
③称诵:称颂。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2分)
(1)才美不外   见:   (2)策之不以其 道: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小题3:文(一)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4:两个文段的共同话题是什么?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14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2分)
①、形貌丽(    )              ②、镜而自视(       )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4分)
(1)臣之妻臣(   )        (2)今齐地方千里(  )
(3)吾妻之我者(     )    (4)皆美于徐公(   )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小题4:文中邹忌“窥镜”“孰视之”“窥镜而自视”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小题5:文章最后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有何作用?(2分)
小题6:文中邹忌悟出的道理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