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海燕(15分)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海燕(15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着,——***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小题1:指出下列事物在文中的象征意义。(4分)
(1)海燕:               ;   (2)大海:               
小题2:除了海燕,课文为何还描写了海鸥、海鸭、和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3分)                               
小题3:对下面句子的划线部分进行简要的赏析。(4分)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小题4:文章结尾“——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小题1:(4分)(1)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2分);(2)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2分)。
小题1:(3分)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形象。(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小题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1分)地表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2分)。
小题1:(4分)表达了作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2分)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分)。
解析

小题1:了解作者写作时代及背景,理解出“海燕”和“大海”的象征意义。
小题1:了解常对比衬托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明确其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做具体分析。
小题1: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修辞,再答出修辞效果即可。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理解本文中心主题。
核心考点
试题【海燕(15分)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马说(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马也(          )       (2)才美不外(          )
(3)执策而之(           )   (4)之不以其道(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3: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2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小题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待客(10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⑥两枚,次供猪脔⑦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⑧,惟啖⑨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盛馔(zhuàn):准备丰盛的饭菜。④果蔬:泛指果品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胡饼:烧饼。⑦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⑧箸:筷子。⑨啖: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因公(             )         (2)觉饥甚而不敢(             )
(3)其人已心之(          )   (4)果蔬皆不(           )
小题2:下列各句“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②又久之   ③公约之饭  ④其人心怪之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D.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小题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小题。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崇宁、大观③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外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是时朝廷虽尝禁止”中的“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斯陋室B.问今何世
C.不知木兰女郎D.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小题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2分)
小题4: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可爱者甚(   )                ②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
③陶后有闻(   )                 ④乎众矣(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桑中生李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释: (1).豚:小猪。 (2).众犬吠声: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3)、翕:聚集。赫:盛貌。(4).滂沱:原来形容雨很大。这里形容酒肉多而不断。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欲持       (2)见空桑中有土         
(3)植种      (4)余浆灌溉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小题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