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16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16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4分)
①渔人甚之(         )   ②阡陌交通(        )
③颖脱不 (         )   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渔人甚异有良田、美池、桑麻
B.见渔人,大惊不知有汉
C.武陵人捕鱼业不足外人道也
D.屋舍俨环堵萧
小题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小题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答案

小题1:①对……感到惊异 ②交错相通 ③束缚,约束 ④停止(4分)
小题1:D(3分)
小题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2分)
小题1: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分)
小题1: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2分)
②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2分)
解析

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D中二者都是形容词词尾“……样子”。
小题1: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小题1:这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黄发垂髫、何劳”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 (16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文阅读(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2分)
名____ _      __    案牍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每句只画一处)(2分)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不 在 深
小题3:“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5分)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 明史·张溥传》 )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2 分)
(1)俄顷立                         ( 2)日沃数次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 分)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           
小题3: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l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紫藤萝瀑布(节选)(15分)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A ( 溅落、迸溅、溅起 )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   B ( 接着、盖着、挨着)一串,一朵   C  (接着、盖着、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在语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B、C三处。(3分)
A处应填                  B处应填                C处应填           
小题2:解释文中的两个短语:(2分)
春红已谢                                忍俊不禁                        
小题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划线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突出了紫藤萝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4:从“焦虑和悲痛”中走出来,“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种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3分)
小题5:文段通过对紫藤萝花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
不亦乎(        )                   人不知而不(       )
不习乎(        )                   死而后(       )
小题2:把下列句中“知”字指代内容的相应代号填写在括号里( 3分 )
(1)人不知而不愠 (    ) (2)温故而知新 (    ) (3)是知也 (    )
A. 通“智”,智慧      B. 了解      C. 知道
小题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小题5: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传说他“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还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教育思想?(请你举出一个)( 2分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解: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2)舍人:指左右亲近的人。  (3) 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画地:在地面上画 。
(1)酒且饮之(       )        (2)蛇无足(       )
(3)饮其酒(       )          (4)为蛇者(       )
小题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赐其舍人卮酒B.遂饮其酒
C.终亡其酒D.其恕乎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小题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