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论语》,完成文后题目(共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论语》,完成文后题目(共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人不知而不                愠:_______________
(2)吾三省吾身                日:_______________
(3)是也                      知:_______________
(4)士不可以不毅              弘毅: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划线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习之故有物外之趣
B.温而知新时有物外之趣
C.恕乎蹲身,使与台齐
D.人不知不愠学时习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
(1)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4:同学苏勤奋每天都在很努力学习,她的父母也怕孩子落后,给她报了新东方英语班、龙文语文班、卓越数学班、精锐政治班……勤奋每天都在疲于奔命,可成绩却依然一般般。请你联系《论语》中的句子,给出有助于她提高的建议。(4分)
                                                                
                                                                   
答案

小题1:(1)愠:生气,发怒     (2)日:每天(3)知:通“智”,聪明  (4)弘毅:刚强,勇毅
小题1:A
小题1:(1)见到贤德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2)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不读书就会有害
小题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是花的时间越多越好,要提高效率才是关键,首先要善于边学习边思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还要自己主动复习,巩固所学。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 “愠 日”都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知” 是通假字,“弘毅”是课文下面注解里的重点字。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要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1:试题分析:A中的加点字,都是“时常,经常”的意思。B中的加点字,前一个为名词,指旧知识,后一个是连词,因此。C中的加点字,第一个可译为“大概”;后一个是代词 。D项中的加点字,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顺接。
点评:多义词往往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所以平时学习时,要善于运用联想,遇到这个字词就要想想它在别的句子中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不是,它有几个意思,有什么规律,要想一下。还可以适当地进行比较积累,把多义词的意思及例句整理下来,并经常性复习,这样就很容易区别出来了。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贤”“ 齐”‘ 自省’ “罔”等。“贤”是贤德的人,“齐”是向他看齐,‘自省’是自我反省,“罔”是 迷惑,这几个词较为典型,都是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也是易错的。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1:试题分析:《论语》中有很多有关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的,都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即“勤奋但成绩一般”,找有关学习方法的来提出建议。
点评:对于文言语句,尤其是精典的语句,不仅要知道其意思,而且要知道其告诉我们的道理,最有益的是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实践。这样,我们的语文就学活了,做到学以致用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论语》,完成文后题目(共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题目。(共13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见月(              )      (2)属凄异(               )
(3)林寒涧(              )      (4)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小题3:水的流量、流速、落差等都是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请你从文中找出“三峡适合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的两个依据(先写出原句,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4分)
                                                                              
                                                                               
                                                                                
小题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桃花源记》(节选)(14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渔人甚之(       )   ②欲其林(       )
③不为外人道也(       )④后遂无问者(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小题3:选出划线词词义不相的一项( )(2分)
A.绝:率妻子邑人来此境佛印类弥勒
B.乃:大惊不知有汉
C.复:前行不出焉
D.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神情与苏黄不
小题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 ,试概括为三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紫藤萝瀑布(节选)(9分)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   A ( 接着、盖着、挨着)一串,一朵   B  (接着、盖着、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 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在语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B两处。(2分)
A处应填            B处应填      
小题2:划线句把“藤萝”比作“瀑布”,突出了紫藤萝怎样的特点?(2分)
小题3:“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从“焦虑和悲痛”中走出来,“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种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童趣》(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   )目对日      ⑵(    )喷以烟
⑶尽为所( )吞         ⑷(  )出神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3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小题3: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3分)
小题4:选出说明有误的一项(   )(2分)
A.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B.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C.第三段写出了作者细察的乐趣。
D.第四段中,“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写出了作者的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实社会的动乱,促发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构想了一个“世外桃源”,在这个“理想国”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远离战乱之苦。(18分)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小题1:不少成语出自第一篇文章,请写出其中两个。(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4分)
(1)黄发垂髫  (2)尝贻 (3)高二黍许 (4)两膝相
小题3: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小题4:与“绝类弥勒”中的“类”,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分门别类B.画虎不成反类犬C.以此类推D.类多如此
小题5:翻译句子(6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小题6: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