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读书三益  ⑴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工作这么忙,头绪这么多,哪顾得上读书学习?”   ⑵此话听起来似乎很有理,实则并不尽然。   ⑶其实,人们读书的时间多是...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读书三益
  ⑴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工作这么忙,头绪这么多,哪顾得上读书学习?”
  ⑵此话听起来似乎很有理,实则并不尽然。
  ⑶其实,人们读书的时间多是从闲暇中挤出来的。古人就有“读书三余”论。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欧阳修又归纳出“读书三上”论,即:车上、厕上、枕上。时代变了,“三余论”在今天未必可行,而“三上论”科学与否也值得讨论,但挤时间读书学习的精神总是值得提倡的。现在实行“双休日”,加上节假和年假,一年将近有100多天的休闲时间。何尝没有时间读书呢?
  ⑷或许有人会说,休闲休闲,顾名思义,是用来休息的,怎么可以用来读书呢?其实这里有个如何理解“休闲”的问题。以我之见,读书也是一种休闲,而且是高雅、优质的休闲,至少有三益:
  ⑸读书是一种享受。各种书籍,不论是政治理论,文学名著,诗词歌赋,还是自然科学,只要去读,都会是一种愉悦。陆游有诗云:“管身常欠读书债,禄来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丁玲也深有体会地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休闲享受是各种各样的,有人喜欢享受睡眠,有人喜欢享受踏青,有人喜欢享受网络,而读书应该也可以是一中非常好的 休闲方式。
  ⑹读书可以健脑健心,延年益寿。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的。美国心理学家发现,闹细胞的旧神经根,在新环境的刺激下能长出新的神经。如果经常坚持读书学习,闹细 胞就会不断更新,同时,读书还可以集中人的意念,养心怡神,有利于身心健康。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的《脑内革命》一书,详细阐述了这种用脑的健康理论。他认为人在读书学习中,身心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脑内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波纹。这种波纹分泌出一种物质,使人轻松敏捷,能够 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⑺读书还可以疗疾。阅读书报,可以解除人的烦恼。消除精神障碍,使之气血流畅,从而达到疗病的效果。在德国,许多医院都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藏书丰富,既有养心怡神的趣味文字书籍,又有各种介绍疗疾、保健等知识的医学科普书报,盒式磁带,名曲唱片和有声读物等,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书籍疗法”服务。
  ⑻(A)这里提倡的是,培养读书兴趣,善于抓时间学习。(B)既可以学大到知识,磨砺思想,又可以养心怡神,保身健体,这样好的休闲活动到哪里去寻?(C)把休闲时间用来读书,受益是自己。(D)当然,在我们的社会形成人人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尚,国民素质一定可以得到提高,社会风气一定可以更加文明,国家发展也一定会更快更好。
1、文章开篇是怎样引出论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第⑸段中“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⑺段划线句在选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是思考和创造的过程,需要很刻苦认真,读书学 习未必都是休闲”这句话是从第⑻段中抽出来的。它应在原文中________句前。(请用字母表示)
答案
1、针对工作忙、头绪多、没有时间读书的现象提出了论题。这样写有针对性,有说服力。
2、读书有三益。 
3、“略”。
4、充当事实论据来论证读书可以疗疾。 
5、A
(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读书三益  ⑴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工作这么忙,头绪这么多,哪顾得上读书学习?”   ⑵此话听起来似乎很有理,实则并不尽然。   ⑶其实,人们读书的时间多是】;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回答问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人,有拼命硬***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注释】① 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粗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  
② 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即在南京发表讲话,声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国民党政府也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③ 求神拜佛: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法会”等。    
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时舆论界曾有过这类论调,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⑤ “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渺茫:离的很远,视觉模糊,看不清楚。)
B.有拼命硬***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自己,接触困苦。)
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论、鼓舞民族自信而写的一篇杂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集》。
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
C.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意思是说: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而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罢了。
D.“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3.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句中“他信力”加上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特殊称谓       D.表示讽刺否定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低下头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岂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②苏格拉底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天地之间,真的只有三尺吗?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人们一直在思考着,争论着,实践着。
  ③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昂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伸展自己的双臂。
  ④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面充满了神秘,你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你身体的高度。这时候,你是低下头进去,还是昂起头返回?当看见有人从这个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
  ⑤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是坐在那里等马,还是骑上毛驴先行?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不低头,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⑥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犯错误。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传为美谈。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不是在硬碰中解决的,而是在低头中令人悦服的。
  ⑦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法律是什么?是一个框框。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框框里进进出出。有人感到不舒服,为什么让它束缚我们的手脚?也有人自作聪明,想从框外找个漏洞钻过去。但和法律较劲,即便得逞,也是心惊一生。
  ⑧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常低头的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只要稍作对比,就会发现,那些人缘最好、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低头的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的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
                                                                                        
3.本文多处使用了举例论证,请你再补充一个事例论据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4. “一种是经常低头的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想做哪种人并简述理由。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守住孤单

  ①电影《梅兰芳》刻画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却木讷寡言,不谙世事,甚至不懂幽默。在其经纪人邱如白看来,正是由于平日里的这种孤单,才使得梅兰芳事业高度专一、成就卓然不群。
  ②孤单耶?寂寞也。“古来圣贤皆寂寞”。历代成大器者,几乎无一不承受着自己那份孤单。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                》,孔子在困厄中著述《春秋》,屈原被放逐写出《                  》,左丘明双目失明作成《国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这些往圣先贤的旷世之才、盖世之功、万世之名,都是在磨难痛苦后的长期孤单中孕生的。不过他们的孤单均带有外在强制性,是难以抗拒状态下的无可奈何。但后来许多仁人志士悟透了孤单的真谛,便躲避尘世、主动隐居、自寻孤单。正如诸葛亮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
  ③孤单与其说是一种闲静,不如说是一种煎熬。它需要远离奢华,远离功名,甚至远离感官和肉体的幸福。古人宁静孤单难,今人宁静孤单更难。市场经济大潮营造了一个缤纷绚丽的世界。这个信息过剩、眼花缭乱的时代,诱惑太多、浮躁日盛,守住孤单实在不易。
  ④交往甚广者难守孤单——这样的人整天忙着应酬,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种酒场饭局之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无所不能企及,仿佛跟谁都可以套瓷,把驾驭人脉关系当资本,以结织官款星腕为荣耀,将通达人情世故作美誉,结果交际圈越大越是心无定所,神不守舍。
  ⑤物欲甚重者难守孤单——吃要星级酒楼,穿要品牌档次,住要豪华寓所。他们也许会得到暂时好处,但就其一生而言,却是得不偿失。
  ⑥守住孤单,不是倡导过古人那种田园牧歌、闲云野鹤式的生活,而是希望人们不染浮躁,保持一份心灵的恬静。
  ⑦当然,孤单不是孤僻、孤冷、孤傲,不是旁若无人的自恃清高,也不是心灵封闭的孤芳自赏。我们追求的孤单,应当是超凡脱俗的豁达、心如止水的意境。孤单者须有云消气度松柏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浮躁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孤单是修身明志的心灵空调。做自己命运的船长,当自己灵魂的舵手,就得守住孤单。
1、补全诸葛亮名句。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 。”
2、阅读文章②段,请在书名号内填上人物的作品,并横线处补上两个事实论据。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         》,……屈原被放逐写出《         》。
                                                                                           
3、面对市场经济大潮营造了一个缤纷绚丽的世界,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④-⑤段列举是为了论述怎样一个道理? 
                                                                                          
5、文章大量运用事实论证外,还运用哪些主要论证方法?
                                                                                          
6、作为一个学生,你觉得“守住孤单“对我们有何意义?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人可以貌相
  ①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其实,在很多时候,人是可以貌相的。佛教经典《无常经》里说“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修养、境界、胸怀、见识与作为可以从一个人面相中看出来。
  ②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信息,或者说,相貌与能力等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往往暴露了他的人生密码。人因性情之别,在天长日久的岁月磨砺中,必然因习惯性的表情重复,而在面部留下难以隐藏的痕迹。人生的种种际遇,久而久之会作用于人的容貌气质,加重一个人相貌上的优势和劣势。对此,有许多成语形容这种外在的表象,如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笑容可掬、冷若冰霜、贼眉鼠眼、鬼头鬼脑、凶相毕露、***气腾腾等等,不一而足。一个面如核桃,愁眉不展的人,他的人生之路必然不会如意到哪里去,一定充满了艰难困苦。相反,一个人如果红光满面,气宇轩昂,他的事业之途一定平坦遂意——这决不可能是上帝的特别眷顾——他的表象正透露着他的人生密码。
  ③南朝的刘义庆在他的《世说新语?容止篇》里,讲了一则故事,魏王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者,自认为自己形貌丑陋,很难在远方来的使者面前称雄,便让魁梧英俊的崔季珪代替自己坐着,他本人则握着刀站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派人去问使者:“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答称:“魏王严正的仪容,令人非常敬仰。然而坐榻边握刀站立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作为英雄豪杰,志向高远,尽管扮为侍卫,但其眉宇间流露的逼人英气,仍然无法遮掩。
  ④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 诚然,芸芸众生,性情各异,相貌有别。简单地以貌取人有失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有一张什么样儿的脸。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
  ⑤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相貌,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心境。与其通过借助衣着打扮化妆整容来费尽心机地修身,不如用知识、智慧、仁慈、爱心、宽容、教养等美德修心。这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优雅高贵气质,会让你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作者:姜少勇,摘自《今晚报》,有删改)
1、本文借“相由心生”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
                                                                                           
2、第④段加点的词“在一定程度上讲”能去掉吗?为什么? 
                                                                                           
3、对本文举例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第②段举例都用概述,第③段举例则详细叙说了曹操的故事,这样不同的举例表达形式,使行文富有变化。
B、第③段之所以详细叙说曹操故事,是因为曹操是历史名人,家喻户晓,具有典型性,增加说服力。
C、第③段详细叙说曹操故事,生动有趣地证明了“相由心生”的观点。
D、议论文的举例是很有讲究的,举例论证时,只能用概述性语言表达。
4、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林肯这句话想强调什么。
                                                                                              
题型:湖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
  ①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②口口口口不行,口口口口不够,读了而又能创造才是读书的真谛。许多人读书只满足于简单的求知欲,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过程。他们的创造力被闲置了。托尔斯泰曾经告诫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是多么严重的结局。     
  ③所以,要真正学会读书,必须培养创造力。     
  ④创造力,就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和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会另辟途径的能力。     
  ⑤创造是怎样开始的?独立见解便是创造的萌芽。     
  ⑥读书时人们重复着著书者走过的道路。如果读时产生的想法,仅仅就是书上所告诉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别人录音的作用,没有产生自己的东西。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把所有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血肉,然后(a)“站到巨人的肩上”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⑦请珍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宋朝的欧阳修,对韩愈的文采章法十分钦服,反复研读韩愈的著作,开始模仿着写作,进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结果,他学韩愈的文章,而写出的文章并不像韩愈,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学韩愈的诗,写的诗却很像韩诗,终于不能独成一家。清朝的学者袁枚总结了欧阳修的治学经验说:“平居有古人,学而力方深”,(b) 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即学习时要尽可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但创造却必须超过古人。独立见解源于两方面。一是在读书中深刻理解,见识高人一筹;二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下,潜心钻研。两者往往互相作用。爱因斯坦谈到自己是如何创造时说过:我自己侥幸发现了一些东西,例如相对论的建立,这我可以解释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诧异的能力,(c)当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学校出发继续前进,完全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我却尝试着对他不信任,重新来考虑全部问题。可见,凡是不满足于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
1.根据第①段有关内容,在第②段方框内应填人词语依次是                               。(四字短语)
2.第③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3.第⑥段中画横线句(a)的含义是                            
4.第⑦段中写欧阳修写文成功的关键是                         ,写诗失败的原因是                             ,画线句(b)的意思是                              。            
5.根据第⑦段画线句(c)的意思,在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它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书非借不能读也   
C.尽信书不如无书          
D.思而不学则殆
6.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启示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就要认真读书。   
B.本文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模仿,更要仓U新,要培养创造力。   
C.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说理清楚,逻辑性强。   
D.作者在议论中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使论述更深刻。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