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①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②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①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②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伤破坏因素。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③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各种不适感,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④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2.7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媒体报道的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外部辐射量一度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这个辐射量只相当于一个人接受十几次X光检查,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小题1: 第③节中加点的“一般来讲”有何表达作用?(2分)
小题2:第④节划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小题1: “一般情况”是指通常情况,并不排除特殊情况。(1分)这个词语表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小题1:.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写出两个即可得1分),具体准确地(1分)说明了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外部辐射量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1分)
解析
(1)考察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释“一般情况”的意思,再说明其作用
(2)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④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⑤、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核心考点
试题【①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②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从“芝麻开门”到声纹识别(8分)
  ①早在1000多年前成书的《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的故事所描述的用“芝麻开门”的喊声打开了宝藏洞门,反映出了人类利用声音识别来实现自己要求的理想,在声纹识别技术成熟的今天,它已梦想成真。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日益扩大、复杂,往往要同素不相识、甚至与相隔千里不见对方的人打交道,进行巨额钱财的转移,因此确认对方身份是保证交往安全的前提。目前使用的识别方法耗资巨大,使用不便,并且不能保证绝对安全。于是人们寻找一种更好的辨认方法。
③人体有许多固有特征,如指纹、虹膜、声纹等。使用指纹进行身份识别,需要把指纹按下,还会使人在精神上觉得反感;使用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则需要进行更为复杂的眼底检查,不仅费时,而且也使人觉得不舒服。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必须要被识别人亲自到场。这在网络交往及许多情况下,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在网络上进行身份识别,只能利用声纹识别。
④声纹识别时,首先要把各个人的声音模型化,抽出其特征。然后再把所获得的声音模型化并抽出特征。将其同原先建立起来的声音模型、特征进行比较,以判定是否是某人的声音。
⑤在网络交往中使用声纹识别时,声音传递靠一般电话线就能进行,要识别的人只要像平常说话那样,对着花筒说话就可以。所以对设备要求不高,识别过程简便,更重要的是不需本人到场。
⑥目前声纹识别系统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语音关卡,它是最早使用的声纹识别系统,在1996年便已开发。如客户要银行办理业务时,1秒钟便可识别输入声音是否同登录的声纹一致,从而确认是否是客户本人。另一类是“语音观察”。在1998年投入市场。它通过对自由对话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是本人。随着谈话时间增加到1分钟,与前一种比较,正确率高达99%以上。
⑦当然,仅仅为了电子商务,利用“语音观察”便已足够,其他特殊要求,就得让“语音观察”大显身手了。如调查谁打匿名电话、使用假嗓犯罪,甚至双胞胎的声音也能分辨出来。              
⑧由于它正确率高、优点突出,适用网络上远地交往,正在被广泛采用。
小题1:声纹识别身份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第三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2分)
小题2:根据你的理解,请简要解释“声纹”的含义。(2分)
小题3:根据全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介绍阿里巴巴用喊声打开宝藏之门,表明当时人们已掌握声纹识别技术。
B.人们不愿意使用声纹识别身份的原因是使人在精神上觉得反感。
C.文章主要介绍了在人际交往日益扩大、复杂的情况下声纹识别的特点及应用。
D.“语音关卡”和“语音观察”开发使用时间不同,其他功能则完全一样。
小题4:“声纹识别”具有广泛用途,你认为还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2分)
地下水的危机
①目前全球大约15亿人口的饮水来源是地下水。在人们看来,地下水深藏于地下且储量大,不会遭到过多的污染。其实,如今的地下水已经危机重重。
②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含有各种有毒有害元素的废水,人类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各种方法处理了部分工业污水,但还是会有大量废水没有经过处理而排入城市下水道、江河湖海或直接排到水沟、大渗坑里让其自行消失,这些都是导致地下水工业污染的主要原因。
③一方面,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产生大量含有各种化学物质的垃圾,这些垃圾一般是露天堆置或简单填埋,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经地表径流及雨水的冲淋而渗入地下。一些危害较大的垃圾则一般装入容器后再掩埋,但多年以后容器罐会被锈蚀腐烂,一样会使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地下蓄水层中,最终导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④20世纪40年代,人类开始使用化工合成的农药来消灭病虫害,但是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使用,这些农药大约只有10%左右被作物吸收,还有一部分汽化进入大气中,其余全部进入土壤及地表附属物,这部分未被吸收的农药会随地表径流渗入地下蓄水层造成污染,并且有机农药在自然界存留时间较长,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生物体内富集的浓度越来越高,最终对地下水质造成更大的威胁。据报道,在30年前使用DDT的地方,目前地下水中仍然存在这种农药,且部分地区地下水中DDT含量超标几千倍。自20世纪50~60年代起,化肥使用量在逐年增加。有机氮肥、磷肥、钾肥的使用量已增加了近10倍。而这些化肥大约只有40%左右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的都溶于雨水及灌溉水中,最终慢慢渗入地下蓄水层中。近几年,相关部门通过对地下水监测发现,硝酸盐含量都有上升的趋势,我国北方有些地方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平均超标2~5倍,有些地方甚至超标30倍以上。
⑤长期以来,城市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只是靠地表水体的自净能力来消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但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据统计,我国约有80%以上的河流遭到污染,有的污染相当严重,甚至不能用于灌溉农田,这些污染后的地表水都成了地下水污染的源头之一。
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的生命活动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蔬菜及能源,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城市是人口密度极高的地方,它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也大得惊人。这些垃圾一般用埋填法处理,而这些被填埋于城市周围的垃圾,随着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洗,其溶出物就会慢慢渗入地下,污染地下蓄水层,因而生活垃圾及居民区的化粪池也是造成地下水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渠道。
⑦对于地下水污染的进程是缓慢的,污染源一般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各种渗滤液等在下渗的过程中不断被沿途的各种障碍物阻挡、截留、吸附、分解,最终进入地下水的。从污染源的出现到地下水的污染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所以当地下水受到某些组分的严重污染时,往往是无色无味的,即使人类饮用了有毒有害组分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的影响也只是慢性的长期效应,不易觉察。地下水一旦污染形成,很难治理,即使查明了污染原因并消除了污染源,地下水质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因为被底层阻留的污染物还会继续释放到地下水中,并且地下水流动缓慢,溶解氧含量低,微生物含量很少,自净能力差,因此地下水的污染恢复和治理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见效。由于底层的阻留,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一般是微量的,不会引起人类的急性疾病,但是却会在人体内富集,造成多系统的损伤,甚至会影响到几代人的健康。
⑧看来,地下水早已不再是人们想象当中的地下水了,其污染状况不容忽视,人类需要对地下水环境的治理高度重视起来,这样的醒悟越早越好。
(选自《地理教育》2011年10期)
小题1:从全文看,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请分点概括。(4分)
小题2: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使用,这些农药只有10%左右被作物吸收.
(2)据统计,我国约有80%以上的河流遭到污染,有的污染相当严重,甚至不能用于灌溉农田。
小题3:为什么对地下水环境的治理应高度重视起来?请简要说明。(2分)
小题4:某机构想就“地下水的治理”问题制定一个措施,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助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
充实力量,加强监督监测工作。
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企业环境管理。
                              
                              
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采取地下水人工补给的方法,以缓和地下水供需矛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人脑越来越聪明吗?
林泉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人类对自己发明出来的高科技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人脑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变聪明了还是变傻了?
大多数人相信,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大脑会越来越聪明。许多父母都有这种体验,他们的孩子在电脑或打电子游戏方面似乎比他们更有天赋,不管多么复杂的程序或游戏,孩子们掌握起来都要比他们得心应手。这一结论似乎还在人类考古学中找到了依据:人类的前身古猿大约生活在500万~150万年之间,脑量不到450毫升,智人生活在大约30万~5万年之间,脑量已达到1350~1400毫升,与今天的人没有多大差别。这好像说明人脑容量越来越大,人脑也进化得越来越聪明了。但是最新的一项研究又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人类大脑在过去2万年不断缩小,脑量由1500毫升,下跌至1350毫升。这是否又意味着人类愈来愈愚蠢?
一些科学家用智商作为评判智力的标准,结论是人类的确越来越聪明。新西兰科学家詹姆斯?弗林研究了21个国家几十年来智商测试的结果后发现,人类的智商一直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提高3分。此后弗林又对这一结果进行了深入研究,仔细比较了每种类型智商,如语言智商、数字智商和视觉空间智商等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各国人口中智商增加最显著的部分都集中在视觉空间智商上。他认为,由于电视、电脑、汽车操作技能的提高促使人们视觉空间技巧的发展,因而下一代更为重视发展此方面的技能。
但是对于人类大脑在过去2万年不断缩小又怎么解释呢?美国密苏里大学认知科学家大卫?吉里做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当人口密度低时,人类头骨会扩大;但当某个地区的人口由稀少转为稠密时,头骨尺寸就会缩小。他指出,人类社会越趋向复杂,人们可以专注发展所长,不用兼顾多样技能,所以脑部一些功能退化,令脑部缩小,但这并不意味人类较祖先愚笨。
但有些科学家认为,我们人类智力长期以来并没有什么发展,只是知识结构变化了。人脑的结构犹如一台电脑的硬件,知识结构相当于电脑的软件,今天与古代人的不同,并不是硬件不同,而是软件的更新。我们似乎感觉比古人懂得多了,其实古人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懂得多。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即使就知识而言,我们似乎比古人懂得多了,但这并不能表示我们比古人更聪明。前人的很多聪明才智都已经物化在各种机器上了,这些机器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条件,但也使我们在很多方面变成傻瓜了。比如,如果离开了计算器,还有多少人会开平方呢?如果离开了电脑与电视,我们大多数是否会感觉自己变成傻子呢?
人脑到底是变聪明了还是变笨了?大部分科学家的观点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大脑应该是向着高级进化的。但是随着人类环境的改变,我们大脑遵循“用进废退”的法则,一部分技能增强了,另一部分技能减弱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
小题1:关于人脑是变聪明还是愚蠢的问题,本文偏重于怎样的看法?(3分)
小题2:文章中用到了很多的问句,用这些问题有什么作用呢?(3分)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小题4:把握文中有关信息,用“√”“×”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3分)
(1)一些科学家用智商来评判智力水平,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越来越聪明。(   )
(2)大卫?吉里回答了人类大脑在过去2万年不断缩小的原因。(   )
(3)有些科学家认为我们虽然比古人懂得更多,但不能证明我们聪明于古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啸(10分)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小题1: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3分)
小题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3:指出下列加点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①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小题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述理由。(3分)
①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①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0C~500C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也将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
③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原来,干旱地区土壤的肥力本身不如气候温和地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和气候温和地区有相同的农林物产。
④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虽然全球气候变暖可让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区的降水比以往稍微增多一点,但是这只能带来临时性的草芽萌生,并不能阻止沙漠化进程的加快,更不可能带来多样化的绿洲生态,气候变暖在沙漠地区导致的损失比收获要巨大得多。
⑤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的温度会骤然增高,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浓度很低的硝酸,并随雨水降到地面,很快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变成很好的化肥——硝石。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因此,干旱地区的氮平衡被恶劣的气候所打破,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⑥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⑦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1期,有删改)
小题1: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C.沙漠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水D.沙漠地区的恶劣气候
小题2: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沙漠地区土壤中的氮含量很少,气候不断变暖导致它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B.即使没有阳光的照耀,沙漠土壤中的氮也会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释放出来。
C.如果能有充分的水,那么干旱地区土地的出产就会得到改善。
D.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
小题3: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是指沙漠“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的现象。
B.气候温和地区的氮在土壤和大气中能循环而达到平衡,功劳在于大雨。
C.如果能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减少干旱地区氮的流失。
D.如果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扩张的势头将会减弱。
小题4: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第①段加点的词语“可怜”,重在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B.“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中的“都”字表示全部.
C.第⑤段用了作诠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