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逼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逼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能以索持犀牛却行。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积功授清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掏阅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①由基: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阁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敌骑数千四面集
2、解释下面的词语。   
(1)忧(   )    
(2)备(   )   
(3)遁(   )
3、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逸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敌骑数千/四面集
2、(1)以……为忧,感到担忧;(2)详细,详尽;(3)逃跑
3、(士兵们)听说金兵大队人I§逼近,惊讶不已,军心动摇。
4、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
5、力大无比、本领高强;智勇双全,战功卓著。
(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逼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③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④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ā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⑤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⑦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⑧邪:同“耶”。
1.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1)神弗也( )   
(2)彼竭我( )   
(3)明帝问何以致泣( )   
(4)元帝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以东渡意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主要以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亍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八尺有余: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C.朝服冠:衣服    
D.于是入见威王:朝廷
2.对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客欲有求臣    
②皆以美徐公   
告,则杀之   
④皆美于徐公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3.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4.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君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觋了一种倨傲。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延。     
【乙】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乌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齐地方千里
2、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ù”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shù”,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shuò”,义项有:多次。   
根据以上义项,清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读音:___________   词义:____________
3、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进     (2)中力拉崩倒之声   
B、(1)臣知不如徐公美 (2)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徐公     (2)骈死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  (2)吾欲南海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而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涑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________(纳谏、广开言路),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__________(纳谏、广开言路)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________(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________(以退为进、归谬法、正话反说)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予;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同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愚袋又是怎样驳斥他的?请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人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而言的。
4.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说天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用你自己的话说说“诚”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愚公与智叟在“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之后再次相遇,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请发挥你的想像,为这两个人物设计一段对话。   
智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菩。”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①处冒号的作用是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臣知不如徐公美( )   
(2)寡人之耳者( )   
(3)时时而进( )   
(4)期年之后(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