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元祜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元祜初,山谷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
    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
    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
    ④涪陵:地名。
    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
    ⑥已:同“以”。
    ⑦不诬:不假。
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 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 :(     )
(2) :(     )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的?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1)结束(完了,停止)
   (2)跟随
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4.疑信
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
   (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
   (3)自身的努力。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元祜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家 ______。本文是一篇________文。     
2、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采用_____的顺序来写,为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又兼从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写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采用了_______景和________景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3、选出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    )     
A、蝉则千转不(尽)     
B、势竞上(凭借)     
C、横柯上(隐蔽)     
D、鸟相鸣(美丽)     
4、选出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     
A、风烟净 百废兴     
B、猛浪奔 在昼昏     
C、一百里 高可二黍     
D、急湍箭 矣,汝之不惠     
5、富春江山上白天与夜晚难以分辨,从哪句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回答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下列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四时俱/急应河阳役,犹得晨炊     
B、沉竞跃/沙鸥翔集,锦游泳     
C、泠泠响/一鼓气     
D、望峰心/自强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写到“高峰人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每有意     会:____________               
(2)性酒         嗜:____________     
(3)在必醉     期:____________     
(4)醉而退     既: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姓字     
B、如土石何     
C、亲旧知如此     
D、食之不能尽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  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荣,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诣门生家。尝:_________________                  
(2)姥初有色。愠: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     
(2)才美不外     见:___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___________     
(4)求其能千里     安:___________     
(5)策而临之     执: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