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
题目
题型:福建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解释下面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佛印绝弥勒(         )   
②卧右膝,右臂支船(         )
③一士人画(           )   
而过之,轴必坠地(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类似,像② 弯曲 ③ 善于,擅长 ④ 早晨
2.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
  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3.(答案合理即可)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如:限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甲]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便扶路______________
②处处之______________
③欣然往______________
④无问者______________
⑤八分有______________
⑥高可二黍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明明“处处志之”,为什么回去寻找桃花源时却“遂迷,不复得路”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乙]段横线处按原文内容填空。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出处。想一想,这雕刻的句子与文中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 )的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4)无案牍这劳(形)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题型:安徽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及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说新语》)
1、解释加粗词语。
子甘酸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乘此得前源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魏武行役,失汲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武”指的是“曹操”,他是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出1—2个关于他的故事的题目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社会的发展,人们已赋予了“望梅止渴”新的意义。你知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只划一处)。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2.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念(    )     但(     )
3.用现代汉语描画下面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最后却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喜雨亭记》
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释】①阳:古代方位具体指是山的南面为阳、山的北面为阴;水的南面为阴、水的北面为阳。②忭(biàn):喜乐的样子。③滋炽:滋生、气焰高涨。
1.解释下面加粗字的意思。
官舍(     )        吾亭成(    ) 
2.下面文言语句结构与“吾以名吾亭”相同的一项(    )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何陋之有?   
C.作者名谁?山之僧智仙也。  
D.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3.翻译下面句子。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将此亭命名为“喜雨”?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