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赵普(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赵普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
小题1:、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①发:              ②为________________③明日: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小题4:.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2分)
小题5:.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2分)
答案

小题1: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小题1:①打开②担任③第二天
小题1:赵普神情脸色不变,跪在地上将奏折捡起,并带回了家。
小题1:晚年发奋读书,从政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举荐贤能之人
小题1:主观题,如赵普的坚持太祖的开明等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赵普(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段二】
秦巨伯
瑯琊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①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②此处两人指前面所言的鬼魅 ③坼:裂开。
小题1:.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家不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B.扶持百常于土墙凹凸处
C.日,乃诈醉,鞭十,驱之别院
D.伯恨不得***故时有物外
小题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C.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了两孙子。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古文阅读(12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愧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比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小题1:、下列词语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长跪而谢之曰。
小题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小题3:、唐雎面对秦王,秦王以____之怒相威胁时,他以____之怒作答,列举专诸、
聂政、要离的壮举,从气势上压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_________的形象。(3分)
小题4:、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夫专诸之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吴广爱人
C.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受任败军之际
D.怀怒未野芳而幽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周公子诫
成王封①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②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二)孟母教子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③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④,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⑤,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注:①伯禽:周公之子  ②由:奉行,尊崇  ③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④役:劳役 ⑤子思: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又天子(辅佐)B.德行宽裕(富裕)
C.孟母绩(正在)D.人母之(方法)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两组是(4分)
A.成王封伯禽鲁贤才人远矣
B.不谦失天下   伯乐不常有
C.子废学    晶晶然如镜新开
D.刀断其织   醒能述文者
小题3:.翻译下列的句子。(4分)
①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②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小题4:.两篇文章各对子女讲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四)【古典文学】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1—25题。(共14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 {9 a& a" f/ x2 J7 Q/ M0 N3 G8 _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5 K: |} l1 z- f/ d9 a/ W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 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小题1:.解释下列短语。(2分)
(1)三鼓:               (2)败绩:                   (3)不私:                
(4)恂恂:               (5)立斩以徇: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小题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小题4:.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   ⑴值:        ⑵既:       ⑶全:      
小题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友 人 有 疾 不 忍 委 之 宁 以 我 身 代 友 人 命。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
小题4:、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巨伯的行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