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义猴之墓某山隅①有一老圃②,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③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④,而不离不逸⑤。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义猴之墓
某山隅①有一老圃②,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③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④,而不离不逸⑤。如是者五年。
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⑥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子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僵卧墦⑦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⑧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注释】①隅(yú):山弯。②圃:种植蔬菜瓜果的人。③适:嫁。④掣(chè):牵。⑤逸:逃跑。⑥揖:作揖行礼。⑦墦(fán):坟墓。⑧勒: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惟一女远他乡(适应)B.老者暴(死亡)
C.之,乃俱归(点头)D.仍牢守宅(老、原来)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赠猴无为葬
B.颔之,俱归葬于老者之侧
C.猴遍哭乡乃葬老者之侧
D.乡人乃资掩不链不掣,不离不逸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l)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
(2)姐引之去,猴揖谢之。
小题4: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4分)
答案

小题1:A(3分)
小题2:BC(4分)
小题3:(1)老农家中一无所有,无钱安葬。(或:老农家中只有四面竖立的墙壁,无钱安葬)。(2)老人的女儿要带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绝了。(4分)
小题4:示例一: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示例二: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示例三:文中的猎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4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 A项中“适”应解释为嫁,与现代汉语中“适应”词义不同。
点评:本题容易。此类题最常见题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个字词让学生直接解释,如本题;②选择型,即给出几组文言语句,指出已经解释的词语正确与否或者判断词义和用法是否相同等。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虚词,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文现象,考试出现频率极高。
小题2:试题分析:BC相同,AD不同。B.均作连词,于是。C.均作介词,在。A.意思不同:把;用来。D.表示顺应连接,而且;表示转折,但是。
点评:本题容易。此类题最常见题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个字词让学生直接解释,如本题;②选择型,即给出几组文言语句,指出已经解释的词语正确与否或者判断词义和用法是否相同等。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虚词,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文现象,考试出现频率极高。
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和重要句式的翻译,(1)如“徒”译为“只有”,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者”,为一词多义,此处解作“……的人”;“以为”,为宾语省略句式,翻译时要在“以”后补充“之(指钱财等)”。(2)句“引”,表示“带”;“之”,前者指猴,后者指老人的女儿。
点评:本题稍难,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翻译必须忠实原文,明白晓畅。可直译,可意译。但倡导直译,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可按照“留、删、补、调、换”五字诀的方法进行。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重要实词或虚词等系得分点,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小题4:试题分析:可以从猎人、猴子、乡下人等角度去思考,吻合选文内容。
点评:本题稍难,此类题题型表现为填空题、简答题、图表题等,以简答题为主。表达感悟(感想、感触、获得的启发等)是开放性题,允许同学们有自己的见解,合情合理即可。答题一要与作品密切相关,二要个性表达,三忌照搬原作。
附译文
某山隅有一个老人,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个女儿在远方。打猎的人可怜他孤独,于是就送了一只猴子给他。老人十分喜欢,对待它就好像对亲生儿子一样。每次出门猴子都跟着他,猴子不用链子锁着不用绳牵着,但又不会离开他。如此就过了五年。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奔到老人女儿家里,泪如下雨。老人的女儿问:“父亲死了?”猴子点了点头。她于是就和猴子一同回去。老人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没有钱用来给他办后事,猴子于是在乡里大哭,乡里的人于是给钱为老人办了后事。老人的女儿要带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绝了,仍然牢牢地守着老人原来的故居,每天摘果为生。每隔五天就为老人大哭一场并祭拜,好像是纪念老人养了它五年的恩情,样子十分哀伤。这样不到三个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坟前。乡里的人可怜它,于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坟的旁边,为它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义猴之墓。”
核心考点
试题【义猴之墓某山隅①有一老圃②,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③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④,而不离不逸⑤。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11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2分)
(1)彼竭我盈,故之      克:             
(2)然后襄公之          鼓: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译文:                                                                        
小题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答:                                                                          
                                                                             
小题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出自宋 何远《春渚纪文》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②陈诉:状告。
小题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公视久之        (2)非故之也
小题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小题3:从本文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4: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从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小题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3: 文中最后“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当时怎样复杂的心境?(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古文《幼时记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4分)
①必细察其理(             )  ② 项为之(            )
怡然称快 (                )  ④数十 (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小题3:上文作者围绕“记趣”叙写了自己幼时的哪几件趣事?(3分)
                                                                            
小题4: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死敌:死于敌手。②死法:死于军法。③恁么:如此,这样。④熟歇:好好地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 怀民亦未 (          )      (2)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 思欲亭止息(          )    (4) 望亭宇尚在木末 (         )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解衣睡思就亭止息
B.相与步中庭死敌手
C.念无与乐隶而从(《小石潭记》)
D.余尝寓惠州嘉祐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小石潭记》)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小题4: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