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11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11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2分)
(1)小惠未(  )    (2) 公将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                                                                              
小题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他的平庸表现在哪里?他身上也有闪光点,请你概括一下表现在哪里?(5分)
答:                                                                        
答案

小题1: ①通“遍”,遍及,普遍  ②击鼓进军
小题2: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看,也一定依实情处理。
②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小题3:平庸表现在 :政治上谋略不够,军事上才干不高。
不平庸表现在: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 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先指出通哪个字,再解释。“”是活用词,此处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击鼓进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狱、虽、靡”等。“狱”是古今异义字,此句应译为“案件”。“虽”根据语境,表示假设,译为“即使”。“靡”应译为“倒下”。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本文分为战前、战中、战后三部分,庄公的平庸在三部分中都有体现,如战前准备上,不懂得取信于民,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大臣和神灵身上。战中不懂得指挥之道,急躁冒进。战后不知取胜的原因。不平庸在战前、战中、战后也都有体现,如战前的“公将战”表明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有敢战的勇气。 在曹刿的引导下,也能悟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的道理。战中,“公与之乘”表明鲁庄公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也能听从曹刿的指挥意见,表明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知错能改。战后“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点评: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加以整合概括,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根据理解把切题的答案总结出来。注意总结要全面,可根据分值和平时的理解而定。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11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作答问题。(14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期日中   期 __________ (2)去后乃至   乃   __________
(3)尊君在不  不 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 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友人的"无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
小题4: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仲淹掌学(10分)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1) 读书             (2)               
(3)疲倦               (4) 其人亦妄对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
                                                                         
小题3:从上文来看,范仲淹在教育学生时体现出了哪些好品质?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段(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1)以为死,或以为                                               
(2)又令吴广次所旁丛祠申                                         
小题2:翻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分)
                                                                                    
                                                                                    
小题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根本原因是                 
小题4: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性格特点?(4分)
                                                                                    
                                                                                  
小题5:划线处属于那种描写?通过士卒们的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景公出游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1)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 :“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2),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3)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4) 。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5) 。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6),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
公曰 :“善 。”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1)遵:循 (2)巡狩:视察 (3)省:考察 (4)豫:指帝王秋天出游。
(5)度:法度、准则 (6)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遵海而 南:南面
B.从水而不谓之连反:通“返”,返回
C.公见老、病者七十人 身:亲自
D.赈之,然后归也赡:供给、供养。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1)诸侯天子为述职(2)小大
B.(1)已贫民者三百钟(2)吾徐公孰美
C.(1)景公出游,问晏子(2)欲报之陛下也
D.(1)吾君不游,我何休?(2)不物喜,不以己悲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小题4: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3分)
人物(作者)
篇目
人文思想核心
晏子
景公出游

欧阳修
《醉翁亭记》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忧国忧民
曹刿
〈〈曹刿论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从先人家/衣锦B.或钱币乞之/徐喷
C.是指物作诗立就/还扬州D.泯然众人矣/众人拾柴火焰高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                                                                       
小题3: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根本的原因是“口口口”,也就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要求用原文回答3分)
答:                              
小题4:对文章内容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方仲永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他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每天都拉着他的手去拜访同县的人。
B.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其父贪图小利,目光短浅。
C.方仲永刚开始写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文采和道理方面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D.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说明了“要想成才必须接受后天的教育”这样一个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