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古诗赏析。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古诗赏析。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答案
1.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2.D
核心考点
试题【古诗赏析。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写游子舟行于青山之外,扬帆于绿水之前,清新而又明快。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天静沙·秋思》,完成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四川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里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依据课文,对下列划线字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欢饮达(早晨)
B、高处不寒(承受)
C、愿人长久(但是,表示转折)
D、千里共婵娟(即嫦娥,借指月光)
2、词的上阕主要写_________,下阕主要写__________。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是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都写得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在这首词中“无眠”之人指的是_________。
4、请你谈谈对人间”悲欢离合“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品读《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