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新安吏》(节选)杜  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题目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新安吏》(节选)
杜  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解释词义:
①更:_____________②次:_____________
2.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问新安吏”这句诗省略了主语,你认为省略的主语应该是 _____________。
4.“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岂  (2)挨次
2.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故只有母亲送行。
3.客即杜甫
4.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新安吏》(节选)杜  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__________诗。
2.本诗首联交代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你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__。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______”字,按______推移展开叙述。
2.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