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小题1:上阕中的词语      ,既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小题1:上阕中的词语      ,既点出了时令,又写出了词人                      的心绪。(2分)
小题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答案

小题1:清秋(秋)             孤独、寂寞、凄凉等
小题1: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无形的离愁比作有形的丝线,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这样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以至成为千古名句。(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清秋”是点出时令的词,根据词的内容,尤其是上片中的“独”,下片中的“是离愁”可知,“清秋”以景写情,写出了词人“孤独、寂寞、凄凉、愁苦”等情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之所以成为名句,是因为它把无形的愁写得有形了,化抽象为具体了,形象到可以用剪刀去剪刀,可以用梳子去理。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景色特点及人物的处境。对于诗词中的名句,平时就要养成赏析的习惯,可以和同学互相评说它们的佳处,这样遇到这样的题目便可以应对自如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小题1:上阕中的词语      ,既点】;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题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流传的描绘雪的名句。请你从用词、修辞和感情表达等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的赏析。(2分)
小题2:全诗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20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题1:这首诗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说。(2分)
小题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暗含的哲理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19分)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农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小题1: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小题2:这首诗描写的是花,为什么要写蝶和莺呢?(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题。(5分)
书 事
黄宗羲
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
莫恨西风多凛烈, 黄花偏耐苦中看。
【注释】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明亡后起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不仕。
小题1: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环境?(2分)
小题2: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请就此作赏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唐代诗人杜甫的《岁暮》,完成下列题目。(6分)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小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一种并作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