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甲】使至塞上(唐·王维)             【乙】从军行(唐·王昌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使至塞上(唐·王维)             【乙】从军行(唐·王昌龄)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乙诗中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内容上看,两首都是________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背景与诗句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前两句渲染西北边疆的空旷凄凉、艰苦险恶,衬托出戍边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2分)
小题2:边塞  《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对受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的情怀;而《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现了守边将士立誓破敌、决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情怀。(4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乙诗中前两句写景,是对整个西北边陲鸟瞰式的概括。既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又突出了边塞将士对边防的关注和强烈的责任心、自豪感,还暗含着孤寂思乡的情绪。这里的“望”字,可作多种理解,从地理位置上讲,它是“对着”的意思;从战士行动上讲,它是“注视”的意思,表明他们时刻在关注边关的情势,非常警惕;从心理上讲,它又有“希望”的意思,希望边关无状况,这样他们就可以回家了。辽阔、黯淡的边塞图景之中,融入丰富复杂的情感,情景交融,为后两句直接抒情做好了准备。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所以,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紧扣住诗人的情感来分析即可。
小题2:试题分析:从内容上看,两首都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所以都是边塞诗。《使至塞上》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从军行》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孤城玉门关的将士胸怀报国壮志,不避战争的艰苦的战斗精神。第一二名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重要地理形势。第三四名写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对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第一二句境界大,感情悲壮;第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形成鲜明对照。
点评:这是道综合性的题目。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在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诗歌的内容,(2)诗人的人生态度,(3)诗歌的写作背景等,从这些角度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可以说是较为全面的。
核心考点
试题【【甲】使至塞上(唐·王维)             【乙】从军行(唐·王昌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诗阅读
题奉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小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分)
小题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池 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注释】①风标,风度节操。
(1)诗中描写池鹤外形气质之美的句子是(1分)
                                         
(2)请对“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两句作简要赏析。(2分)
                                                                        
(3)说说尾联“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二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居杂兴
[宋]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系任所有感而作。
阅读上面的一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小题1:请对首句中的“斜”字进行赏析。(2分)
答: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东坡》,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小题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