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语言的综合运用 >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的题。(13分)留在脑海深处的记忆①母亲年龄大了,记忆力严重减退,而且越来越严重。常常手里拿着钥匙,她还在翻箱倒柜地到处找;拎着篮子出去...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的题。(13分)
留在脑海深处的记忆
①母亲年龄大了,记忆力严重减退,而且越来越严重。常常手里拿着钥匙,她还在翻箱倒柜地到处找;拎着篮子出去买菜,碰上熟人,说上几句话,她会又拎着空篮子回来,把买菜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炉子上烧着开水,她怕忘,不敢出门,一边看电视一边守着,结果水烧干了,她还坐在电视机旁……
②奇怪的是,母亲记得我的生日。每年的4月15日,母亲都会打电话叫我回家,还不忘准备一大桌好吃的,每道菜都是我喜欢的。我喜欢吃的点心和水果,她也一样不落地全买了回来。母亲还记得我出生时几斤几两,记得我小时候生过几次病、打过几次针,记得我得过几次奖状,记得我每晚做作业到几点……可是,她却记不清,那时候她自己在做些什么。
③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的记忆如此奇怪?只要是关于儿女的事情,她都记得;而关于她自己的,她都记不得。
④一次,我跟一位朋友晓林聊起这些事,晓林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⑤晓林的母亲70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家人她一个都不认识了。晓林站在她面前,她居然会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是谁家的孩子?”疾病抹去了她脑海中所有的记忆……可是,有一件事,晓林的母亲却记得十分清楚。20年前,晓林独自到外地打拼,母亲细细地为他收拾行囊,连牙刷、牙膏都塞进包里,恨不得把整个家都让儿子带上。如今,20年过去了,母亲已经不认识儿子了,却始终记得儿子出发的时间,记得儿子行囊里装的每一样东西。每逢家人搀扶她出去散步,不一会儿,老人家就急匆匆地要回家,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儿坐下午两点的火车,我得送他到车站。我得告诉他,背包夹层里有一小包土,水土不服时,用水冲了喝。还有他喜欢吃的饼,我烙了几张放在包里,饿了就拿出来吃。还有一双我亲手做的布鞋,累了就换上,穿着脚会舒服些……”似乎20年前有关送儿子所有的记忆,瞬间在她脑海里复苏。此时的老年痴呆患者,好像又变成了当初那位对儿子千般不舍、万般挂念的慈爱母亲。
⑥每次听到母亲念叨这些旧事,晓林都眼眶泛红,心里像被一团棉花堵着,软软的,却又堵得他快要窒息一样。
⑦那天看新闻,看到马英九谈起自己的母亲。马英九说:“母亲已经90多岁了,记性越来越不好,可是她老人家背古文很棒,《桃花源记》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左传》也记得清清楚楚。”原来,当初,母亲放弃工作,在家专心教子,这些文章都是那时她要求马英九背的。如今,儿子已经记得不全了,90多岁的母亲却还能完整背诵。
⑧原来,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当岁月的磨砺和疾病的折磨损坏了她们的记忆功能时,她们会忘记自己的模样、忘记自己的年龄,可是,永远不会忘记儿女的琐事。当年龄越来越大、记忆力越来越差时,母亲会本能地把“不需要”的东西从记忆里删除,只留下“宝贵”的东西存在脑海深处。这些被留在记忆里的、被母亲认为宝贵的东西,往往都是关于儿女的。
⑨母亲这种选择性记忆,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爱。她们是世界上最爱儿女的人。
小题1:文章记叙了三位母亲有关“记忆”的故事。下面已经概括了一个故事,请你再概括另外两个故事。(4分)
(1)“我”的母亲记忆力严重减退,却记得有关“我”的生日等信息。
(2)        (3)     
小题2: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划线语句所写的主要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目的。(3分)
小题3:仔细阅读第⑥段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具体说说晓林的眼眶为什么会泛红?(4分)
小题4:读了上文后,林梅同学写了一首赞美母亲的小诗,请你仿照划线句再续写两句,构成排比句,帮助她完成该诗的创作。(2分)
亲爱的母亲,走近您,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     。您似海的恩情我该怎么报答?
答案

小题1:(2)朋友晓林70岁母亲患老年痴呆症,却记得20年前送晓琳外出的情形。(3)马英九90多岁的母亲记性越来越不好,却会背诵当初要求马英九背诵的古文。(4分,每个故事概括正确给2分,意同即可)
小题2:主要写了日常生活中母亲丢三落四的琐事(1分),目的是突出母亲记忆力严重减退,越来越严重的事实(1分),并与下文所写的她清楚记得“我”的生日等内容形成鲜明对比(1分)。(3分,意同即可)
小题3:晓林的眼眶泛红,一是因为感动,感动于母亲还记得20年前送自己外出的情形,感动于她的不舍与挂念(2分);二是难过,难过于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家人一个都不认识了(2分)。
小题4:示例:(1)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整个大海(2)我原想撷取一片红叶,您却给了我整个枫林。(2分,每句1分,句式相同,意思连贯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简练的语言概括对文章事件的题型,这样的题型的答题格式一般为:谁+怎么做+结果。此文中第二个故事的人物是:我的朋友晓琳的母亲,怎么做:70岁患有老年痴呆,却清楚的记得20年前送儿子外出的情形,结果:晓琳很感动与难过。后面的第三件事也如此。
小题2:
试题分析:都是写的母亲因为年纪大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的事。这样的开头是有用意的,列举母亲记忆严重减退的种种事实,先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年老记忆衰退的老人,可后文却写到三位母亲清楚的记得儿女的生日、喜欢的食物,送儿离家的情形和教孩子背诵的古文,这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题3:
试题分析:这个题分析一定要全面,联系上文的内容分析就要将上文的内容细细分析。1、家人她一个都不认识了。晓林站在她面前,她居然会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是谁家的孩子?”疾病抹去了她脑海中所有的记忆。2、对儿子初次离家的情形记忆深刻。由此就能分析出晓林听到母亲叨叨时眼眶红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感动,感动于母亲还记得20年前送自己外出的情形,感动于她的不舍与挂念(2分);二是难过,难过于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家人一个都不认识了。这道题的关键就是要全面考虑。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仿写题,但这道题仿写时除了要注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外,还要注意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这就要注意句意之间的上下文内容的连贯性。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的题。(13分)留在脑海深处的记忆①母亲年龄大了,记忆力严重减退,而且越来越严重。常常手里拿着钥匙,她还在翻箱倒柜地到处找;拎着篮子出去】;主要考察你对语言的综合运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永远的战士——朱彦夫的事迹感人至深,2014年3月31日,国家授予朱彦夫“时代楷模”称号。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参考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词。(60字左右)(4分)
1947年,朱彦夫入伍,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战争中,他十次负伤,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右眼视力只有0.3。1957年至1982年,他主动放弃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带领乡亲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1982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七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颁奖词示例: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2012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无臂钢琴师刘伟的颁奖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4分,每小题2分)
读书、生活、新知,是理想人生的轨迹。读书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生活,探求新知,更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读书就是精神生活的源头。古往今来,以沉潜之心坐得住冷板凳者,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美        涵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小题1:请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生活、读书、新知,是理想人生的轨迹。
小题2:请结合语境,仿照文段中画线句,仿写句子。(2分)
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美                                                         涵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近日,某校九年级同学以“五水共治”为主题开展一次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小题1:读新闻。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2分)
3月16日,春寒料峭。实验中学师生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参与“五水共治共建美丽家园”的志愿骑行宣传活动。他们个个骑着自行车,车兜里装的是满满的宣传资料。在市区的主要街道和路口他们一边进行文明劝导,一边给居民和经营户发放“五水共治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和垃圾分类宣传册。他们的言行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
标题:                                      
小题2:看图片。以委婉的语气在劝告牌上写一条劝告语。(不超过15字。)(2分)
垃圾河

劝告牌
劝告语:                                                  
小题3:绘美景。展开想像描绘美丽家园,请按照下列句式续写一句。(2分)
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0分)
为进一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生活理念,晨曦中学在“五·一”期间组织了“美哉港城,‘骑’乐融融”为主题的创意活动,体验公共自行车骑行之乐。小明和同学们在北仑影剧院公共自行车网点出发,到达瑞岩寺森林公园景区。
景区入口处,“镇海棘螈保护区”几个醒目的字眼映入同学们的眼帘,在一个牌子上有对镇海棘螈的详细介绍:
①镇海棘螈(因首次在原镇海县城湾发现而得名),属于宁波特有的古老物种,现主要分布于北仑瑞岩寺附近方圆几百米的狭窄区域内。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距今已有1500万年历史。比大熊猫还稀有。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②镇海棘螈生活于海拔100—200米的丘陵地区,常年在溪流边栖息。所在环境植被茂密,永久性水塘较多,附近有石穴和土洞。
③镇海棘螈白天很少活动,晚上出来览食,尤其是刚下过小雨或雷阵雨,地面十分潮湿,镇海棘螈就开始蠢蠢欲动了。镇海棘螈以蚯蚓、蜗牛、小型螺类、蜈蚣等为食。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4月份为镇海棘螈冬眠期。
④为拯救中国这一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中国科学院于1996年将“镇海棘螈繁殖行为学研究”列入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中国特有濒危脊椎动物繁殖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同时,北仑区科委也以“镇海棘螈保护生物学研究”为题进行了专项支持。繁殖区域内砍掉了70多亩桔树,并种上了大批的树木。对镇海棘螈生长活动的150亩范围内实行全封闭,不准治虫、施肥;保护卵群,提高孵化幼体的下水率。
小题1:在上述对棘螈的介绍中,请你概括②③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每段概括不超过5字)。(3分)
第②段:              ;第③段:              ;第④段:              
瑞岩寺森林公园有许多景点,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和摩崖石刻,大大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小明和同学们来到了千年的古香道芝水桥边,清代乾隆年间诗人朱沧鳌曾为芝水桥作诗一首,现镌刻于桥边的壁墙上:“界画通芝水,秋空溜影飞。梁看横巘出,僧正踏花归……”同学们看后都大声叫好,但却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注:①梁,桥。②横巘,连绵的山峰。③僧正,僧官)
小题2:请你说说看,“梁看横巘出,僧正踏花归”句好在哪里? (2分)
小题3:请你在上面诗歌中的空缺处填上合适的一句诗。(2分)
小明和同学们来到了水库边的四宜亭。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若无闲事,四季皆宜,故名“四宜亭”。
小明和同学们踏着铺满落叶、洒满阳光的林间小道,最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瑞岩寺森林公园,骑车返回到了北仑影剧院公共自行车网点。但是到了那里却发现,车位里全部放满了车,车根本无法归还。
小题4:请你为公共自行车北仑管理处负责人出谋划策,说说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举措?(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送
龙应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小题1:文章写了几次“目送”的场面,请你补充完整以下概括。(3分)
(1)                                                                                                                 
(2)                                                                                                                 
(3)儿子二十一岁时,目送他自己乘坐公交车上学。
(4)                                                                                                                 
(5)父亲生病住院,我要回学校工作,目送父亲坐在轮椅上被推入病房的背影。
(6)父亲去世,火葬之前,我目送父亲进入炉门。
小题2:仔细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4分)
(1)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2)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小题3:文章第⑨段和第⒃段文字上是重复,但含义有所不同,请你联系上下文,分别以儿子和父亲的口吻告诉“我”“不必追”的理由。(4分)
儿子的口吻:                                                                 
父亲的口吻:                                                                 
小题4:读完此文,你也一定想到了你与父母之间的故事。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被呵护的儿女,在每一次与父母离别时,我们如何做得更好?请你写成一组排比句。(2分)   
请记得离别的时候,给爸爸妈妈一个安心的笑容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