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6世纪,第二次从19世纪初期到一战前,第三次从二战后到现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际上,...
题目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6世纪,第二次从19世纪初期到一战前,第三次从二战后到现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哪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先完成了环球航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1814年,他(史蒂芬孙)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布拉策号”试运行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的应用,合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2)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式交通工具,试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3)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南方谈话
(4)***1992年南方谈话为我国建立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图中表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20世纪是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未能因此进入安宁太平的理想境界……全人类共同面临着众多危机与挑战。
(5)众多的危机与挑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的,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共同努力。请举出国际社会合作解决人类危机的一个成功范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麦哲伦。
(2)火车(汽船);飞机(汽车)。
(3)经济全球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二战中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打败法西斯等。
核心考点
试题【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6世纪,第二次从19世纪初期到一战前,第三次从二战后到现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际上,】;主要考察你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在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国加入APEC
D.中国加入WTO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时间碑刻成历史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上古农业文明】
材料一:如下图
(1)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据图,说说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代大国崛起】
材料二:“l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1858年,印度成为帝国王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摘自《大国崛起·英国》
(2)据材料二,说说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经济奇迹】
材料三: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块狭长地带,聚集了一万多家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是以设计和制造电脑芯片为主,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硅谷”。有人统计,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名百万富翁;l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3)据材料三,说说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举国上下的共同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使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你有何好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1年4月14日胡锦涛主席主持了金砖国家***第三次会晤。应邀请,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国家***参加了会议。会晤期间,金砖***就国际形势、经济、金融、发展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规划未来合作。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顺应这种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试举两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趋势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回顾历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出现了危机,美国和德国是怎样应对这次危机的?哪国的应对措施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青海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洲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也传到了欧美。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材料三: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历史事件“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从而促进了各大洲的经济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典型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图标代表的国际组织是欧盟,它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