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和设计 > 老师按下图所示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打开K,向装置A中滴加适量的溶液甲,有气体逸出,黑色粉末不减少。一段时间后,装置B、C中均出现白色浑浊。反应结束后,关闭K,...
题目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来源:
老师按下图所示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打开K,向装置A中滴加适量的溶液甲,有气体逸出,黑色粉末不减少。一段时间后,装置B、C中均出现白色浑浊。反应结束后,关闭K,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水,装置C中的白色浑浊不消失。
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能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是________。
(2)补全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装置B、C中白色浑浊均是碳酸钙;②装置B可以起到贮存气体的作用;③反应前后装置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
(1)2H2O22H2O+O2↑;氧化钙
(2)U形管内右侧的液面升高,管内液体流向装置C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部分氢氧化钙固体析出氧化钙与水反应,水被消耗,部分氢氧化钙析出(合理即可)
(4)②③
核心考点
试题【老师按下图所示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打开K,向装置A中滴加适量的溶液甲,有气体逸出,黑色粉末不减少。一段时间后,装置B、C中均出现白色浑浊。反应结束后,关闭K,】;主要考察你对实验探究和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某同学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借助网络图回答:
(1)写出用酸和碱生成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图中①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①是___________。
(3)某小组尝试做了“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实验(实验装置见上图)。
【实验现象】气球膨胀。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验证有无新物质生成,甲和丙两位同学分别取少量上图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并按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有新物质生成。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提出新的验证方案,请你帮助乙同学完成验证报告。
③丙同学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生成了新物质。
④丙同学将反应后的滤液倒入乙同学的废液中,充分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的溶液中除含有酚酞外,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A.NaCl;B.NaCl和CaCl;C________;D._________。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它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一些金鱼藻,通入气体A,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在漏斗上,过一会儿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试管内的液面处于图示位置时,则试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____外界大气压强。
(3)试管内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检验,目前制取大量该气体所选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璐瑶在学习中知道某些地区的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这样的水通常称为“硬水”,长期饮用会引起“大骨节”病。一次璐瑶参加“夏令团”,来到一个山区,这里的人好多都患有“大骨节”病,璐瑶怀疑这里的井水是硬水。你能帮她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检验井水是否是硬水吗?写出实验方法、现象、结论。如果是硬水,为了减少“大骨节”病的发生,你能给当地人提供什么建议?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1)久置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等成分。上述五种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样品中可能含有Ca(OH)2、Na2C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过程]
试回答下列问题: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
(3)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样品加水后容器壁发热,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aO
B.样品加足量水后仍有固体,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C.溶液A加入CaCl2溶液后产生固体,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D.溶液C加入酚酞变红,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NaOH
(4)向溶液A中加入CaCl2溶液后,判断加入C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溶液C中所含阴离子的符号____。
[实验结论]该久置碱石灰样品中肯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其他成分尚不能确定。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小波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他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
活动I:探究CO2与超氧化钾(KO2)反应确实可以生成O2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能与CO2、H2O反应生成O2
未查到超氧化钾(KO2)能否与HCl气体反应的资料。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入的HCl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盛放的液体药品是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得出结论,最后还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
活动Ⅱ: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产物只有氧气和某化合物。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什么?
小波同学作出了三种猜想:①是一种酸;②是一种碱;③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分析,小英同学认为猜想①和②是错误的,她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验证猜想③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稀盐酸后,若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就不能验证猜想③是正确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