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小明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知识做了全方位的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学习实录:(1)发生装置的探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小明从上列装置...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明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知识做了全方位的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学习实录:

(1)发生装置的探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小明从上列装置中选择了C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最隹收集装置是____或____。
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锥形瓶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致使反应难以控制.该小组同学认为产生大量气泡是因为________。小聪建议将发生装置改成了B,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催化剂选择的探究: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小平了解到:MnO2、土豆块都可以做为H202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萌生了寻找适合催化剂的想法.通过查阅资料,小平还了解到
CuCl2、CuS04等盐溶液也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对此她做了以下的探究。
①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4ml 6% H20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CuCl2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人试管。
 
 
CuCl2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02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4ml 6% H20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CuS04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已知CuCl2和CuS04在水中可解离出Cu2+和Cl-、SO42-,小组里的同学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02的是CuCl2或CuSO4一溶液中的H2O、Cu2+、Cl-、SO42-某种粒子。你认为最不可能的粒子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探究:他们取了3g Mn02加入到锥形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50g过氧化氢溶液,待过氧化氢溶液全部滴加完,并经充分反应后,锥形瓶中剩余物质51.4g,请计算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
(1)E(1分)G (1分) 反应的速率过快(1分)  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双氧水滴加的量,即可控制反应的速率(1分)
(2)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分) CuS04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1分)
②H2O(1分)  溶液中就有水(1分)
(3)解:共收集到氧气质量为:3g+50g-51.4g=1.6g(1分)
设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2H2O22H2O+O2↑ (1分)
68                 32
x                  1.6g

x=3.4g(1分)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6.8%(1分)
解析
(1)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择装置E,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可选择装置G。反应时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反应的速率过快导致,若改用装置B,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双氧水滴加的量,即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2)①a.由实验结论可以看出CuCl2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02,故实验现象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由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 CuS04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②由过氧化氢溶液溶剂是水,所以水分子是不可能的。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可知:
产生氧气的质量=3g+50g-51.4g=1.6g
将氧气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即可计算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再利于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小明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的知识做了全方位的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学习实录:(1)发生装置的探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小明从上列装置】;主要考察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测定该矿物中Fe2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矿物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假设矿物样品中的Fe2O3完全反应):

①取矿物样品并称量该样品的质量;
②测出反应前广口瓶和瓶内物质总质量;
③测出反应后广口瓶和瓶内物质总质量;
④计算得出矿物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
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能准确测出矿物中Fe2O3的质量分数吗,理由是               
不改变装置和药品,你还可以通过测定哪些数据,再通过计算得出矿物中Fe2O3的质量分数:               
石灰水试剂瓶壁有白色固体,你如何清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八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实验装置。本实验通过测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已知:氧化汞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HgO  2Hg+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欲调整试管的倾斜度,应调节图中 A、B、C哪个旋钮?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
C.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SO2、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  SO2、C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3难溶于水;
II.  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 (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①写出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②若观察到      (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原气体中有CO2
③若观察到    现象, 证明原气体中有H2无C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SO2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
(l)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          
A.蓝色石蕊试纸    B.紫色石蕊溶液   C.无色酚酞试剂   D.pH试纸
(2)已知 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 5.6。通常空气中CO2的含量大于 SO2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 SO2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同学想通过如图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                ,只要出现              的实验结果,就可认定SO2溶于水有形成酸雨的可能。

(3)已知SO2与 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 CaCl2,溶液本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SO2+CaCl2+H2O="=" CaSO3↓十2HCI
B.SO2+2NaOH==Na2SO3+H2O
C.Na2SO3+CaCl2= CaSO3↓+2NaCI
D.H2SO3+2NaOH= Na2SO3+2H2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隔夜莱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莱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莱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
红烧鲫鱼
 
2.0948
3.2300
7.2397
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0C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g。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莱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莱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       ,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