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做了绿色化改进来制取单质铁。(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          。(2)将少量氧化...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做了绿色化改进来制取单质铁。

(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          
(2)将少量氧化铁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然后通入一氧化碳,待空气排净后,加热。关闭K1、打开K2,实验目的是          
(3)关闭K2,打开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入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c瓶中盛放的药品及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______、回收。
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答案
(1)必须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2)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3)①浓硫酸干燥,防止硬质试管炸裂(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方面答全给分)
②蒸发
③减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2)关闭K1、打开K2,实验目的是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3)①c瓶中盛放的药品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气体,防止硬质试管炸裂;
②反应完后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蒸发、回收;
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减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需要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仔细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难度较大。
核心考点
试题【(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做了绿色化改进来制取单质铁。(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          。(2)将少量氧化】;主要考察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5分)某学习小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1)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
(3)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填字母);
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4)若实验用铜锌合金的质量为a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       
(5)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得到锌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实验室有5种白色固体,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固体。
(1)调查研究
①5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Na2CO3、CuSO4、Ca(OH)2和NaHCO3
②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查阅了NaOH、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性质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性
20℃时溶解度109g
20℃时溶解度21.5g
溶解时放热
20℃时溶解度9.6g
溶解时放热
加热
不分解
不分解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2)实验探究: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第一步:在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的5种白色固体,分别标上A、B、C、D、E,然后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振荡。
A、C、D的溶液为无色;B的溶液为浑浊;E的溶液呈蓝色。
B是             
E是             
第二步:向上述A、C、D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三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红。
结论:              
                     
第三步:
依据右图装置,对A、B、C进行实验。

 
 
①加热固体A
B溶液无明显现象。
A是Na2CO3
②待①停止加热后,通过长颈漏斗向C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B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四步:依据右图装置,对B、C进行实验。

被加热的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
C是           
利用排除法得出:
D是NaOH
(3)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发现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请用物理方法继续鉴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敞口放置的固体烧碱的变质程度开展了探究。
写出烧碱发生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确定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气体分析法。

(1)若用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                   ,你的改进措施是                                
(2)若用乙装置测定CO2的质量(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该实验设计中的缺陷是                                               (答一点即可)。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
资料: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OH
Cl-
CO32-
SO42-
Ca2+




Mg2+




Fe3+




Cu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溶液M中的溶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小明从超市购买了一些食品,发现生产厂家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⑴有的采用真空包装,有的则采用充气包装,其中的气体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回答一条即可)。
⑵放置一包硅胶,在生产硅胶时用到硅酸钠(Na2SiO3),其中Si元素化合价为     
⑶放置一包生石灰,其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⑷放置一包还原铁粉(为灰色或黑色粉末),又称“双吸剂”,它吸收的两种物质是        ,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 “双吸剂”是否仍然有效的方法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阅读资料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
[查阅资料]
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并放出氢气。
②含有铜元素的碱及盐的水溶液一般显蓝色。
[实验与分析]
①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蒸馏水中(右图),发现钠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游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②若向硫酸铜水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会有蓝色沉淀[Cu(OH)2]产生,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⑴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
⑵从实验①中,你能得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两条)__________, _________。
⑶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⑷将金属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不一定都能够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知识拓展]
⑸查阅资料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无色硝酸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 + 4HNO3(浓)=Cu(NO3)2 + 2NO2 ↑ +2H2O。反应生成的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可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浓硝酸沿着干燥 管慢慢上升,直到硝酸与铜片接触,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是       
②上述实验完成后,须用足量NaOH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