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1和2、4和5,可得出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的结论。
B.表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的只有2和5
C.表明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的只有6和7。
D.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约15℃),推测其原因是:所有反应中,金属质量和硫酸体积均相等,且金属完全反应,产生热量相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判断。
A、由于实验1和2、4和5,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体积、温度、金属的质量等因素方面相同,而发现丝状金属与酸反应所消耗的时间远大于粉末状金属,结合粉末状金属与稀硫酸接触要比丝状金属与稀硫酸接触更充分,可得出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的结论,故A正确;
B、实验2和5,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使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结果得到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而实验1和3、4和6四个实验进行对比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因此,B不正确;
C、只有实验6和7仅溶液温度不同而其它因素均相同,因此,对于所使用稀硫酸的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只能通过这两个实验进行对比可得到,故C正确;
D、由于反应为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所放出相等的热量可使等体积的硫酸溶液升高的温度基本一致,所以有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故D正确。故选B
点评: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是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变化的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常用方法,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学会控制实验变量法。
核心考点
试题【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主要考察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8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1) A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和          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2) B实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使白磷与空气隔绝和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         接触③温度达到         的结论。
(3) C实验:试管③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钉在        的情况下是否生锈;试管①中的铁钉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容易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为了研究炼铁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其它实验用品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每套装置限用一次,可以不用)。

A            B                   C
(1)实验室制得的一氧化碳中常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生成的气体,正确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是:混合气体→             →g→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C实验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没有将装置C与D的连接处断开,停止加热后未观察到溶液倒吸现象,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右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
(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          ;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该粉末是          
【解释与结论】
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水田或池塘里常常不时地冒出一些气泡,他们为了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甲同学在用木棍搅动水田中的淤泥,并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的气泡上方,收集气体,如此重复几次后集满了两瓶气体。
(2)乙同学将其中一个集气瓶的玻璃片移开少许,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璃片反复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有         ;然后移开玻璃片,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瓶口,剩余气体燃烧起来,他认为该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足以说明甲烷的存在,原因是     
(3)为了验证这种可燃性气体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丙同学把另一瓶气体组装为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旋开活塞放水到集气瓶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导管的尖嘴处,气体燃烧起来。紧接着的操作、现象和判断是:①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碳元素;②           

干燥管中的碱石灰(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为准确测定气体成分,小组同学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进行后续研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