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8分)氢化钙(CaH2)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甲、乙两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制备氢化钙。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对硬质玻璃...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氢化钙(CaH2)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甲、乙两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制备氢化钙。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对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硬质玻璃管中的Ca是否完全转化为CaH2?
【查阅资料】
① 金属钙活动性很强,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② 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放出氢气。
【猜想与实验】
1、固体为Ca和CaH2
2、固体为CaH2
甲同学的探究活动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取少量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的水,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有氢气生成
② 继续向溶液中滴加酚酞
呈红色
生成          (填化学式)
甲同学的结论:猜想1正确,固体为Ca和CaH2
【实验反思】
乙同学认为由以上探究活动还不能得出猜想1正确,理由是                   。请你帮助乙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反思讨论】
(1)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固体作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3)制备CaH2装置中,玻璃管a的作用是        
答案
甲同学的探究活动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冒气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a(OH)2
【实验反思】
理由是若固体为CaH2,遇水反应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
主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取等质量的氢化钙和待测固体,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其充分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比较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若体积相等,说明玻璃管中Ca完全转化为CaH2;若不相等,则说明Ca未完全转化为CaH2
【反思讨论】
(1) CaH2 +2H2O      Ca(OH)2 + 2H2↑。
(2) 便于携带、避免爆炸危险。
(3)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试题分析:【猜想与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取少量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的水,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冒气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有氢气生成
② 继续向溶液中滴加酚酞
呈红色
生成Ca(OH)2(填化学式)
【实验反思】乙同学认为由以上探究活动还不能得出猜想1正确,理由是CaH2 +2H2O      Ca(OH)2 + 2H2↑,若固体为CaH2,遇水反应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可以通过以下操作验证:取等质量的氢化钙和待测固体,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其充分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比较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若体积相等,说明玻璃管中Ca完全转化为CaH2;若不相等,则说明Ca未完全转化为CaH2
【反思讨论】
(1)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 +2H2O      Ca(OH)2 + 2H2↑。
(2)登山运动员用氢化钙固体作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便于携带、避免爆炸危险。
(3)制备气体的装置不能漏气,故制备CaH2装置中,玻璃管a的作用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点评:根据题中给定的信息,分析实验装置和所用药品的性质,根据装置和药品性质来设计实验,才能得到探究的结果。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核心考点
试题【(8分)氢化钙(CaH2)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甲、乙两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制备氢化钙。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对硬质玻璃】;主要考察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6分)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已知装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
小资料: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1)打开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B中实验现象是                       。B中的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因是                        。C中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解释C中呈现的现象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有一包白色的固体粉末,可能是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二种,化学小组对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资料:1.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 ℃;
2. NaOH 318.4℃熔化不分解,1390 ℃沸腾不分解;
3. Na2CO3+CaCl2→CaCO3↓+ 2NaCl
4. Na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呈中性
(1)完成实验报告的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
(小烧杯内盛有澄清的石灰水)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粉末中一定含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取实验①所剩余白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实验①所剩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OH的方案是:取实验①所剩余白色固体少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收集了含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废气,为确认这种废气中存在CO,他们在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体通过装置A速度很慢,假设在此处发生的反应完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过量〕。

(1)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证明混合气体中存在CO的现象是                        
(4)若反应前称得硬质玻璃管内的氧化铁质量为10克,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次称量发现硬质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变为7.6克,则反应了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和白色固体:
(1)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的推测是: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3)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所有可能的组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①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a,若观察到乙装置出现浑浊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有           
③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的实验目的是                                    ,预测的实验现象为                                        
④打开a和b,                                          (填写现象和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为了检验含二氧化碳的废气中混有一氧化碳,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A和E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B和D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试回答:

(1)当观察到               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混有一氧化碳。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