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溶解度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B.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都变成不饱和溶液;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所以该温度下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恰好得到饱和溶液,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所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由于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所以该温度下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溶解后,还存在没有溶解的甲,对应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核心考点
试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B.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主要考察你对溶解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定温下,将C溶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3)在t3℃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A、B、C表示)。
(4)在t1℃时,将25 g A物质加入到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在升温过程中,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t℃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a_____ 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a、b都属于_____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3)在_____℃时a、b的溶解度相等。
(4)20℃时,30克a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乙溶液都变饱和
C.t℃时,甲和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甲物质,只可以得到130g甲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填“相等”和不“相等”)
(2)45℃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45℃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此过程是否有晶体析出?     (填“有”或“没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在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
C.在t1℃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在t2℃时,将2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