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电解水实验 > 以下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A端接电池______极(填“正”或“负”);(3)电解水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以下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魔方格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A端接电池______极(填“正”或“负”);
(3)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写名称)______;
(4)该实验可证明水的元素组成,水是由(写名称)______组成的;
(5)水中元素存在形式是_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6)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_;
(7)若电解水消耗水3.6g,则A试管中生成气体的分子个数约为______;
(8)为了进一步测定水中的元素组成的质量比,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

魔方格

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A、B的质量,结果测得m(H):m(O)>1:8,比理论值偏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编号)
A.通入的氢气经过净化干燥B.装置A内管口有水凝结
C.氧化铜没有完全还原D.装置B同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答案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
 
2H2↑+O2↑;
(2)由图可知,A试管中气体体积大,是氢气,因为负极产生氢气,故A端连接电源的负极;
(3)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故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水分子;
(4)由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可证明水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因为水属于化合物,所以水中的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6)B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取出试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7)若电解3.6g水,设生成的氢气的摩尔质量为x
2H2O
 通电 
.
 
2H2↑+O2
36          2
3.6g        x
36
3.6g
=
2
x

解得x=0.2mol
   0.2mol气体的分子个数是1.204×1023
(8)结果测得m(H):m(O)比理论值偏高,其原因可能是试管A中有水滴或装置装置B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选B、D.
答案:(1)2H2O
 通电 
.
 
2H2↑+O2↑;
(2 负
(3)水分子;
(4)氢元素和氧元素;
(5)化合态;
(6)取出试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7)1.204×1023
(8)B、D
核心考点
试题【以下是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A端接电池______极(填“正”或“负”);(3)电解水的】;主要考察你对电解水实验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电解水时,理论上得到氧分子和氢分子的个数比为1﹕2
B.理论上若得到8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6mL氢气
C.理论上若得到4g氢气,可同时得到32g氧气
D.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魔方格
题型:延庆县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科技小组同学设计航天器能量转换器储存系统和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魔方格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补充座舱内氧气的来源物质是______.
③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绿色化学理念分析该设计原理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二条).
题型:徐汇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今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早灾,国家投人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B.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题型:义乌市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水的电解实验填空:
(1)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2)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电解水的过程是将______ 能转化为化学能.
题型:大连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验证水的组成
B.乙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通电 
.
 
 2H2↑+O2
D.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魔方格
题型:抚顺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