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快期末考试了,那位能给出个有水平的期末模拟卷子啊!(人教版)...
题目
,快期末考试了,那位能给出个有水平的期末模拟卷子啊!(人教版)
题越多越好,难题越多越好,最好是多点课外知识,好了多+分

提问时间:2020-11-03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C. 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
D.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2.一根铝导线电阻是R,要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取的办法是【 】
A. 将这根铝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
B. 将这根铝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
C. 由公式R= 可知,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或减小通过导线的电流
D. 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导线代替这根铝导线接入电路
3.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灯泡甲比灯泡乙亮,在该电路中,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和消耗的电功率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I甲=I乙
B. U甲<U乙
C. R甲=R乙
D. P甲<P乙
4.旧白炽灯在工作时,容易在灯丝最细处熔断,这是因为与相同长度的灯丝较粗处相比,灯丝最细处 【 】
A. 功率最大 B. 电流最大
C. 电阻最小 D. 电压最小
5.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 【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 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6.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3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B. 甲的电压大于乙的电压
C. 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
D. 甲消耗的电能多于乙消耗的电能
7.如图4所示电路,电阻R1=1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5 A
B. 电阻R2的阻值为15 Ω
C. 电源电压为4.5 V
D. 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3 W
8.关于“8 V 4 W” 的灯L1和“4 V 2 W”的灯L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
B. 两灯均正常工作时,L1较亮
C. 两灯串联在12 V电源两端时都能正常发光
D. 两灯并联时,两端最大可加8 V电压
9.小红同学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实验时,连好了如图5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L1正常发光,L2只能微弱发光,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 灯泡L2发生了断路
B. 灯泡L2发生了短路
C. 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大,其实际功率较小
D. 由于灯泡L2的电阻较小,其实际功率较小
10.某调光灯电路如图6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a端时,灯泡L的功率为36 W;滑片P滑至b端时,灯泡L的功率为9 W,则滑片P滑至ab的中点时,灯泡L的功率为 【 】
A. 16 W
B. 18 W
C. 22.5 W
D. 25 W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一只灯泡接在照明电路中,通过灯丝的电流是100 mA,通电20 min的过程中,有__________J的电能转化成了热能和光能.
12.如图7所示,电源电压是5 V且不变,闭合S后电压表示数为1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灯L1、L2的电阻相比较大的是_________,通过灯L1、L2的电流相比是_________大(选填“L1”、“L2”或“一样”).
13.甲灯标有“220 V 60 W”、乙灯标有“220 V 100 W”字样,如果两灯泡钨丝长短一样,则钨丝较粗的是_________灯,如果将两灯串联在220 V的电源上,使用相同时间,甲、乙两灯消耗的电能之比是__________.
14.小明家有一个标有“220 V 880 W”的电炉,当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_________W,通过电炉丝的电流为________A;在一次单独使用它时,小明家标有“1200 r/kW?h”的电能表在2 min的时间里铝盘转过了30转,则此时电炉的电功率是__________W.
15.在用电高峰时,某同学家的电压比220 V降低了10%,此时正在工作的“220 V 100 W”白炽灯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W.若用“220 V 20 W”的节能灯代替“220 V 100 W”的白炽灯,每天正常工作5 h可节约电能_______J.
16.将标有“220 V 40 W”的灯泡接在200 V的电路中,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额定功率;如果该灯泡正常发光5 h,将会消耗_______kW?h的电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21分)
17.(10分)刘阳同学想利用图8所给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你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错误已纠正,且原电流方向不变,请在图8中用笔划线表示导线,将电压表接入R1两端.
(3)在本实验中,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__________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4)表1是刘阳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1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操作完成后,如果将电阻R1改接成一只小灯泡,还可以测出小灯泡的_______或______.
18.(11分)小超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台上给他提供的器材有:6 V蓄电池、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滑动变阻器(50 Ω 1.5 A)、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7 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超在实验中电流表应该选择_________的量程,电压表应该选择_________的量程.
(2)他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9所示,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_______(选填“C”或“D”)端.
(3)闭合开关后,小超发现灯泡始终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指针迅速越过最右侧的刻度线,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_______或________.(填写序号)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小灯泡的灯座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E.变阻器滑片放在了最小阻值处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表2所示的三组数据.小超发现,由表中资料计算可知:小灯泡亮度不同时灯丝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1分)
19.小明用图10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 V,实验过程中,他做了六次实验,每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始终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电流值.根据记录的六组数据,他在方格纸上描出了电流I与电阻箱的阻值R′的关系图线,如图10乙.

(1)记录第一组数据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4 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3)记录第二组数据时,小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此时电阻箱消耗的功率是多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多大?
(4)记录第四组数据时,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之比是多少?
期中复习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1. D 2. A 3. A 4. A 5. B 6. C 7. B 8. D 9. D 10. A
二、11. 2.64×104
12. 4;1;L1;一样
13. 乙;5∶3
14. 880;4;750
15. 81;1.44×106
16. 小于;0.2
三、17. (1)①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②导线同时接在了滑动变阻器的上边两个接线柱.
(2)如图所示:

(3)电阻;控制变量法
(4)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电阻;电功率
18. (1)0~0.6 A;0~3 V
(2)C (3)B;C
(4)小灯泡的亮度不同时,温度不同,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19. (1)由图线可知,当电阻箱R′的阻值为4 Ω时,通过R′的电流为0.5 A
(2)在图线上任取一组电流和电阻的数值,根据公式U=IR可得R′两端的电压为2 V,如:U′=I1R′1=0.5 A×4 Ω=2 V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时,R′的阻值为R′2=5 Ω,则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为P=I22R′2
=(0.4 A)2×5 Ω=0.8 W
R总= = =15 Ω
R滑=R总—R2′
=15 Ω-5 Ω=10 Ω
(4)因为记录每组数据时U′=2 V,U滑=4 V,I′=I滑
所以 = = = ,即记录第四组数据时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2.
.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