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描写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
题目
描写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

提问时间:2020-07-13

答案
忠贞神勇 义薄云天 刚愎自用 因小失大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兼备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三国中战将如云,而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①,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②的原因.也是他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修身、厉志、敬业的人生楷模所在.
一、 忠贞神勇、义薄云天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是作者热烈颂扬的英雄人物,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就《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说过:“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宽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③.鲁迅先生看到了人物性格深层结构的东西.
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义”,既不同于儒家的“仁义”,也不同于庸俗的“义气”,而是一种具有崇高、正义、神勇、刚直意义的“义气”——正义之气.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豪气冲天、一身正气
关羽一出场便显出英姿勃勃、豪气冲天之威.“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之所以逃难江湖,是因为仗义为民除害,***了倚势欺人的豪霸.这正是一个忠义神勇的大将军的形貌.在有关关羽的情节中,凡有可能,都要描写他的威武形貌,把他身著绿袍、坐下赤兔马、手持青龙刀,作为一个整体多次描绘,并塑造出一个富有我们民族审美特征的英雄形象.
关羽与刘、张结义起事时就立下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在当时,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上报国家”的具体内容就是匡扶汉室.他对于有心篡汉的“贼臣”义愤填膺,表现了对邪恶行为的不可容忍.“许田围猎”中关羽的表现便是生动的证明.第二十回写曹操“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在射猎时—— 转过土坡,忽见荆棘中赶出一只大鹿.帝连射三箭不中,顾谓操曰:“卿射之.”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 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声.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函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史如此,便不敢动.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操场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回马向天子称贺,竟不献还宝雕弓,就自悬带.围场已罢,宴于许田;宴毕,驾回许都.众人各自歇.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待;吾弟若逞一时之一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云长曰:“今日不***贼,后必为祸.”
在关羽看来,曹操如此“欺君罔上”,就应诛***.为国除害,毫无妥协可言,这种对邪恶势力的仇恨与斗争,就是正气的表现.
2、 忠贞不二、贫贱不移、富贵不淫
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一言九鼎”的化身.主要在于他对刘备的忠贞不二,处世处事知恩图报,可谓义薄云天.这点在“下邳被围”和“千里寻兄”中得到了极大的渲染和深刻的表现.
关羽虽是武将,但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在极其危险的处境中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曹操派张辽前来说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吾今虽处绝境,视死如归!”最后,张辽以“兄今即死,其罪有之.”说服关羽,而关羽则以三事为约:
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 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 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这三事,首言归汉,次言保嫂,末言寻兄,既有原则,又有策略;把降汉不降曹列为首事,正表明关羽即使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依然坚持正义,毫无妥协.而当时,为了保护二位嫂夫人,为了等待刘备的消息,他必须留下来,因此降汉不降曹之说是当时唯一可以采取的立场.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暂归曹操之后,关羽无一日不思寻兄,确确实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尽管曹操爱他英勇,百般殷勤,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赠锦赐马,令其面帝封寿亭侯.但这一切都不能动摇关羽的意志.曹操之所以一心要收服关羽,除了欲得一将之外,也包涵了对关羽的爱慕与折服.毛宗岗说:“曹操一生奸伪,如鬼如蜮,忽然遇着堂堂正正,凛凛烈烈,皎若青云,明若白日一人,亦自有珠玉在前,觉吾形秽之愧,遂不觉爱之敬之,不忍***之.此非曹操之仁,有以容纳关公,乃关公之义,有以折服曹操耳.”(第二十六回评).这种解释未必完全正确,而作为一种分析,也还是确认了关羽之言行的确有一种精神的威力,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
虽然关羽也感谢曹操的恩德,但他不会背弃刘备.他说:“新恩(指曹操对他的礼遇 )虽厚;旧义(与刘备的恩义)难忘.”而且关羽恩怨分明、知恩图报,表示要“立功以报曹公,然后去.”于是发生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而后华容道一节也可说是关羽“义”的延续.关羽的千里寻兄,是他忠贞不二的具体体现.面对张辽的游说,曹操的利诱,关羽明白而坚定的地表示:“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肯背之.”张辽说:倘玄德已弃世,公何所归乎?关羽斩铁截铁地回答:“愿从于天下!”按封建道德标准来说,关羽如此忠于刘备,当然是非常崇高的,而这种情意在曹操与张辽面前不加丝毫的掩饰更表现出非凡的坦荡,令人肃然起敬.他明知从许昌出发保护二位嫂嫂,投奔刘备,一路上要经历很多艰难,但为了寻兄,一切置之度外,毅然前往.所有这一切,都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关羽的气度、精神,使这一位将军与其他武将有了极大的不同,显示出“绝伦逸群”的独特性.
关公看书毕,大哭曰:“某非不欲寻兄,奈不知所在也.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乎?” 震曰:“玄德望公甚切,公既不背旧盟,宜速往见.”关公曰:“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吾今作书,烦公先达知兄长,容某辞却曹、
操,奉二嫂来相见.”震曰:“倘曹操不允,为之奈何?”公曰:“吾宁死,岂肯久留于 此!”震曰:“公速作回书,免致刘使君悬望.”关公写答云: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乐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关羽暂归曹操时,有三事之约,离开曹操,有数次辞别,不得见,又修书辞别.的确“来得明白,去得明白.”光明磊落.真可谓忠贞不二,义重如山.
3、 神勇无敌,尽显英雄本色
非凡超群的武艺是构成关羽这一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对关羽的武功也备加推崇,虽不能说是天下第一,但绝对是超一流的,关羽的神勇主要表现在神速迅猛和智勇兼备两方面.小说突出描写关羽的神勇,围绕着塑造关羽的形象,构成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诸如温酒斩华雄,于千军万马中取颜良文丑之首,闯关斩将,单刀赴会,罾口川淹七军.从多侧面多角度刻画关羽的武艺高强,善于谋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威武英俊的豪杰.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候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场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关羽的武艺与连斩四将、令诸候胆寒的华雄根本不是势均力敌,而是远胜于华雄.白马坡前的斩颜良之战,更是惊人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