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的底线,确保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此,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的底线,确保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此,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调控土地的行政性法规。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制定和落实土地调控政策的哲学依据?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我国土地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是从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流失严重的国情出发制定的。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答题时首先要把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哲理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审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分成若干层次,把每一层次与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哲理一一对应,即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与材料融合。
核心考点
试题【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的底线,确保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此,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研究制定救援计划,指导开展救援工作。全国各族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使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乡政府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为加快水产养殖步伐,每新开挖养鱼池不得少于10公顷……但该乡政府认为,本乡地势高,往年常旱,不适于挖田养鱼。该乡政府又根据近两年市场上棉花、蔬菜的需求渐增的趋势,最后决定:扩大棉花、蔬菜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全面拓宽疏通生产河道。当年旱情严重,新开挖修好的生产河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种植棉花、蔬菜的经济效益比往年大大提高。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道理说明该乡政府决策的正确性。(2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农村经济结构问题不解决好,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提升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要做好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就必须认清和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演化的规律,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20分)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什么?(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2009年1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会议指出,今年农村工作首要任务:保持农业农村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结合材料,用规律客观性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深林、海洋、草原、农田、城市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生态圈的生态平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生态平衡,但人又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联系?
(2)人的活动不能破坏生态平衡的原因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