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一 2009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57.6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2.4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47.8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5.40%,污染减排继续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2009年下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启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落实年度节能目标。有人说:“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推动”的原因。(8分)
材料二:“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来的一项倡议。某校2班召开“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主题班会,号召本班同学于2010年3月27日20时30分—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表明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应对气候变化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8分)
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当然要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4分)
②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肩负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节能减排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4分)
(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要有主人翁意识。(4分)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为节能减排做出自己的贡献。(4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10分)
辨析:依法执政就是制定国家法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目前,我国下岗人员较多,创业环境不佳,下岗失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从唯物论的角度,谈谈材料中所确定的政策、措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今非昔比,我们不能一味地“萧规曹随”,应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做出反应。当前我国已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体制和稳健的市场潜力,具备了应对各种变化的实力。就应对金融危机而言,目前我国采取了有别于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措施,请看我搜集整理的措施对照表(见下表)。
我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对照表: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
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
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②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支持居民购买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
③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
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②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民生工程的投资;
③为汽车.钢铁.石化及电子信息等师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提供专项资金
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小题。
(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12分)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获高票
通过。2万字的报告,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施政理念。
材料一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过程
   时间
   过程
2010年1月19日
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将征求意见稿发往全国各省区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和党政军群各部门
2010年1月22日
至2月1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企业界代表和工人、农民、学生等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
2010年2月27日
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针对网友提出的经济发展、外交、住房、就业、物价等问题一一作答
2010年3月5日
至3月14日
《政府工作报告》接受人大代表审议和政协委员讨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被吸收进报告的定稿

    (1)《政府工作报告》的诞生过程蕴含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政府上述行为的哲学依据。(10分)
材料二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
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让每个劳动者备尽
所能,各得其所。要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3)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