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族团结、...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材料一  1905年1月,随同英军入侵西藏的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埃德蒙·坎德勒完成了他的《拉萨真面目》。书中写到:“毫无疑问,喇嘛采取了精神恐怖手法维持他们的影响和政权继续控制在他们的手中。……但是目前,人民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年代,不仅仅是在他们的政体、宗教方面,在他们的严厉措施、巫术、灵童转世以及经受烈火与沸油的折磨方面如此,而且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也都不例外。我敢说,在世界历史上顽固和黑暗如此突然暴露在科学的面前是没有先例的。……而对达赖喇嘛无上尊崇、对喇嘛僧人虔诚信奉的所有的善男信女都是些衣衫褴褛的穷人,许多人还是双目失明的瞎子。”
……无论是农奴对其庄园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还是阶级、阶层社会身份和地位的维持,都是通过严酷的刑罚及其所造成的社会恐惧得以固化。
——摘编自《族际认知》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人对旧西藏的观感从鄙夷转向了美化,甚至有人称旧西藏的贫富差别很小,“农奴的生活方式似乎是令人羡慕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自由自在地过着悠闲的生活”。这种“世外桃源”、“人间天堂”的“香格里拉”诱惑,使当代西方一些人心目中的旧西藏形象变得那样令人神往和充满想象。……问题在于,那些对旧西藏的“美好想象”是建立在西藏“独立国”这一政治目标基础上的文化包装。
——摘编自《族际认知》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藏社会的基本特征。埃德蒙·坎德勒将西藏比作“中世纪”,这表明了他怎样的立场?(10分)
(2)两个材料中的“西藏观感”,显而易见,第二个是不真实的,为什么?(4分)
(3)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6分)
材料三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是中央和各地政府考虑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积极进行土地流转的探索和实验,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效果。如日光温棚,种植草莓、油桃、蔬菜等,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眼下,村民从每亩地可获得租金800元,是以前一亩地收入的4倍,摆脱了土地束缚后,村民更多地从事二、三产业,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此。
  (4)分析图中青海省主要种植业区分布的区位优势,说出如何让更多土地“转”起来的措施。(12分)
(5)地理课上讨论A湖泊近年来水量减少的原因。甲同学说:“利用湖水对庄稼进行灌溉,入湖河流流域的庄稼灌溉用水增多。”乙同学说:“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少。”请你分析说明哪个同学有道理。(8分)
材料四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烈地震袭击青海玉树,美丽的高原古城瞬间成为一片废墟,也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牵肠挂肚的焦点。面对如此困难和猝不及防的地震挑战,我国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就动用军队武警与国家专业救援团队紧密合作,进行了“立体式”救灾行动。国家最高***前所未有地提前或者延后外访活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余震中赶到了灾区,探望受灾民众和救援队伍,胡锦涛从巴西峰会赶回北京后,也迅速来到灾区。胡锦涛和温家宝都提出珍惜每一个生命、决不放弃,各路救援队伍进村入户排查搜救,不但争取黄金时间,也争取极限时间,写下了中国地震救灾乃至于世界地震救灾上的新一章。 玉树人也没有让世界失望。在艰困的环境下,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少年,甚至孕妇,不管是藏人还是汉人,在瓦砾下展现出罕见的韧劲,不断出现生命奇迹,激励了救援队伍,也激励了世界。一场空前的灾难反而让中国有机会展现出汉藏一家、相濡以沫的同胞情谊,僧侣和军人争先恐后携手救人,就是令人难忘的一幕。 玉树的大搜救和许多生还奇迹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是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人道的力量、团结携手的力量,是永久闪光的力量。
(6)结合材料四,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强调救援工作抢救生命,生命至上!同舟共济,共克时艰!(8分)
(7)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谈谈对灾难中展现出汉藏一家、相濡以沫的同胞情谊的认识。(12分)
答案
(1)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精神控制和严酷的刑罚相结合的统治;愚昧落后;人民贫穷。(8分)持“西方文化优越论”视角的批判立场。(2分)
(2)有些人没有亲历或者没有深入观察;站在敌视新中国的政治立场上的文化包装。(4分)
(3)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民族自治;现代化建设。(每点2分,写满3点即给6分)
(4)青海的种植业区分布在湟水谷地;这里由于地势较山地低,气温较高,积温条件好,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之间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深厚,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
措施: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适度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12分)
(5)甲同学错;A湖是咸水湖,不能灌溉,同时当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并非为种植业,以放牧为主。
乙同学正确;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干湿状况的改变会使某些地方的气候更加干燥。(8分)
(6)①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对社会具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群众利益而奋斗。③集体主义使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选择,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④人们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又能促进人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每小点2分,共8分)
(7)①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充分体现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③这表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民族大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④我国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使民族关系得到巩固;⑤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实现公民的各项权利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每小点2分,共1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族团结、】;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早在本世纪初,贵州省委就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最近又提出了“环境立省”战略,并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写入了党代会报告。省委书记石宗源说:“贵州的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为代价,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也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青山绿水是贵州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所在。贵州省立足实际,加大财政投入,打造青山绿水,大力发展以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旅游经济。旅游业的强势发展,有力拉动了贵州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7.8%,增幅首次超过一、二产业。
结合材料回答,贵州建设生态文明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原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活动的关系。(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半月谈》载文指出,“征服自然“是一个流行了几十年的响亮口号。在那个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年代,靠着这个口号,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个惊天动地的业绩,绘就了一幅幅移山填海的华章。
材料二:近年来,随看生态失衡造成的各种环境灾害接锺而至,大自然不断地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是自然之子,而不是什么“征服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我们今天应当树立的环境新观念。
结合材料说明,人类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后,某班组织学生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次别
时间
增加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
1988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第二次
19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三次
1999
***理论、依法治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第四次
2004
三个代表、三个文明、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尊重和保障人权
 
研究
结论
修宪是一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写入宪法,每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行宪法的4次修改可以看到,党***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取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2008年1月—9月,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目的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2008年10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为了尽快扭转这一趋势,中央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材料二:2009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指出,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事关民生,将成为中央财政支出的重点。据预算,2009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合计728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9.4%。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