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求索真理的历程 >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材料二: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答案
(1)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解析
本题属于限定性主观题,第一问考查真理的有关知识。第二问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答题的关键是审材料时抓住关键词句,作答时注意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与这一哲学观点紧密结合。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08年11月15日,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20国集团领导人决心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这主要体现了实践活动的(  )
A.客观物质性B.社会历史性
C.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D.主观能动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根据上述材料,从爱迪生的回答可以看出 
①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深刻 ③认识的真理性要靠实践来证明     ④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按预定计划成功撞击月球表面,以此探测月球表面化学元素,了解月球的构成,为人类是否要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提供各种数据资料。这表明(  )
A.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无限的
B.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C.世界上没有人类不可认识的事物
D.人类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的这些观点在于强调(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若要我们回答下边五个图形有何异同,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且都可能是正确的。这表明了(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C.认识与实际的一致是具体的一致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无正确与错误之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