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文化与生活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2013年10月18日晚...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2013年10月18日晚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并机播出,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南师大教授郦波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讲,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最关键的是民族生存状态。我们现在键盘录入和语音录入使得大家提笔忘字,其实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世界历史上所有文明的衰亡都伴随着她们文字的消亡,伴随着对母语情感的淡化,这是文化层面的危机。所以在这个历史当口,我觉得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有意义的。
材料二 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原因何在,如何有效应对?语言学家陆俭明说:“我们习惯了用键盘打字,手写的几率势必就会相对减少,这就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情况。但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数码的使用是一个潮流,而且还要进一步发展,不可逆转。”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对这进程持开明态度:“以后提笔忘字的现象恐怕会越来越多,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但信息化时代一定会让我们民族的文化焕发青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用传统思维解决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一定无解,你不应该也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人类科技进步、文明进步的成果,你甚至都不能呼吁大家减少使用新的书写工具。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12分)
(2)请选取一个最恰当的哲学原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科技进步和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关系。(14分)
答案
(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使人民群众接受深刻的文化熏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4分)②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有利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4分)③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4分)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我们应该看到科技进步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的作用是主流,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是支流。不能因为出现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否定、排斥科技成果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7分)②矛盾主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要加强解决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的创新研究,促进汉语言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7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即结合材料阐释文化活动的意义。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汉字(文字),听写大会(文化活动)。可以运用教材中汉字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汉字听写大会(文化活动)对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最后还要上升到对民族力和创造力,增强民族成员认同感、归属感的作用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视角力求全面,不能拘泥于某一个视角,否则失分严重,最后依据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首先我们适当分析科技进步与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科技进步与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是这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是支流,所以我们调用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回答这一问。首先论述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然后结合材料适当开展,做法力求谈得具体。
核心考点
试题【(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2013年10月18日晚】;主要考察你对文化与生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通过一双双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彼此心灵的依靠……这则公益广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由此可见,公益广告:
①集中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②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能够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        ④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史可以着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C.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寅格在《赠蒋秉南序》中说:“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优秀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②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④文化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材料二 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不仅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甚至也改变了人们说话的方式。第一个变化是有些词汇消失了,例如“粮票”、“布票”,它们在几十年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样一些新词汇出现,例如“周末”、“酒吧”、“咖啡馆”。第二个变化是港台词汇进入大陆日常用语。因此“办公楼”变成“写字楼”,吃饭结账变成了“埋单”。此外英文字母进入中文,现在中国媒体已经很习惯使用“CDP”“CPI”等字眼来形容经济现象。第三个变化是“数字革命”对语言沟通的影响,在当前信息和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
材料三  有观点认为,由于经过上个世纪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到“文革”时期的全民破“四旧”,再到批林批孔中对孔孟儒学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这是造成我国当前类似“摔倒不敢扶”等道德问题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怎样改变了人们说话的方式。(8分)
(3)针对当前存在的道德问题,有人主张,提升道德素养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你是否赞同?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4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反对“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养科学读书习惯,提高公民素养和人文情怀,以推动公民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系统的全民教育体系,而背后则需要制度的改变和观念的创新。
“书到用时方恨少,厚积薄发,活学活用,反对读书无用。”
支持“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民众从投资角度衡量教育,得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生育成本是276万元,全国排名第一。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20年以上才能负担。生育成本中,教育投入约180万元.占总花费三分之二左右,大城市的子女教育负担越来越重。”
“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
“大学生薪金赶不上农民工,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脱节问题显现。极端例子是,仅约l/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模式僵化、理念保守、管理失效,加之缺少科学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等,造成毕业生能力和水平日益贬值,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1)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读书无用论”?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9分)
(2)实际上,学历与身价不能简单划等号,这是常识。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往往不过是增加了人生向上的机会,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物质财富。请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从“知识改变命运”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变化。 (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